央廣網保山11月25日消息(記者 魏文青)2024年12月6日至8日,以“科學·全球創新與科學家使命——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4騰沖科學家論壇將在云南省騰沖市舉辦。這一論壇已連續舉辦兩年,其影響力輻射全省,成為科技興農的“策源地”。科技力量從“講臺”走向田間地頭,在全球農業科技化轉型的浪潮中,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注入了強勁動力,賦能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

騰沖科學家論壇(央廣網記者 魏文青 攝)

“土專家”崛起:科技賦能傳統農民轉型

11月,在云南保山騰沖市界頭鎮的天麻種植基地迎來了豐收。翡翠色的綠桿天麻和有著“中國翡翠第一城”之稱的騰沖相得益彰。

據了解,綠桿烏天麻具有純有機,超高產,最佳鮮食天麻特征。隨著天麻蜜環菌、萌發菌“兩菌”品種,良種繁育等問題的解決,騰沖林下天麻種植已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步入良性發展,這一切背后源于云南農業大學專家團隊持續深入的技術指導和培訓。“過去靠經驗種植,如今靠科技指導。科學家論壇讓我們接觸到最前沿的農業技術,天麻長勢喜人,豐收在望!”天麻種植戶張懷陸自豪地說。

通過騰沖科學家論壇和云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協同合作,當地已培養出一批“土專家”。“四路糯巧玉米”項目的種植示范,就讓村民郭彩旺從傳統農民變身為熟練掌握種植技術的“農民技師”。此外,“以農帶農”模式在康養蔬菜園藝博覽園的推廣,讓更多農民通過實踐學習,掌握了現代農業技能,實現從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的華麗轉型。

騰沖天麻(央廣網記者 魏文青 攝)

“科技范”深入田間:讓農業更智慧、更高效

在騰沖中和鎮的數字現代化藍莓產業示范園,數字水肥一體化設施大棚成為農業科技的典范。“以前靠經驗判斷,現在靠數據決策。藍莓的生長狀態、氣象數據,全部通過智能系統調控,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示范園技術人員周家孝說道。

科技不僅僅是智能設備。在騰沖界頭鎮,“糧煙協同”高效種植模式成為了農業增效的成功案例。煙后套種玉米、大豆、油菜等輪作模式,不僅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還推動了全產業鏈的發展,帶動群眾增收。

今年秋收時節,騰沖和順古鎮的“多年生稻”又迎來一季收獲。這是2023年騰沖科學家論壇期間,專家們在和順播下的一場“希望實驗”,如今已成為傳統稻作轉型的樣板。這種水稻一次種植、多年收獲的特點,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了產出效益,受到農戶的廣泛歡迎。“以前一年只能種兩季,現在三季輪番上陣,土地效益更高,群眾收入更穩!”騰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子龍感嘆道。

藍莓產業園(央廣網發 騰沖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科技興農在云南全面開花

從種源選育到田間管理、再到市場銷售,騰沖全市形成了天麻、藍莓等特色農業產業鏈的全流程科技化管理,農業發展步入智能化、標準化軌道,成為全省科技興農的標桿。

2023年,騰沖科學家論壇設“生物多樣性與現代農業發展論壇”設3個專題論壇,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現代農業創新協同發展,就現代生物育種、種質資源創新、熱帶農業、生態草業和畜牧業發展、新型食物資源的開發和食品加工等議題開展研討,為農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和順稻田(央廣網發 騰沖市融媒體中心)

如今,在云南,從滇中壩區的智慧農業示范園,到滇東南的特色經濟作物基地,再到高原邊陲的生態農業模式,科技興農的理念已在云南各地生根發芽。通過專家下鄉、技術培訓和產業扶持,更多像張懷陸、郭彩旺這樣的“土專家”正在崛起,推動全省農業從粗放式生產邁向高質量發展。

編輯:趙貝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