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雪域高原
2016-11-14 17:19:00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雪域高原
九月高原,秋高氣爽,碩果累累。
29日上午,全區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拉薩隆重舉行,自治區150個集體被授予“2016年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210名個人榮獲“2016年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光榮稱號。
“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新起點上把西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前進。”表彰會上,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鏗鏘有力的話語,表達了全區300多萬各族人民用忠誠和行動堅定不移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信心、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始終把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以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抓手,以宣傳教育和激勵表彰為載體,以創建民族團結模范區為目標,不斷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區上下呈現出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如今,民族團結之花如同草原上的格桑花,盛開在高原大地。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7月30日,拉薩穆斯林傳統“抓飯節”300周年慶典活動隆重舉行。這個充分體現了回、藏民族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和睦相處的節日,讓拉薩穆斯林群眾和西藏各民族群眾的深厚情誼猶如喜馬拉雅山脈綿延而深長。
史料記載,早在公元10世紀,穆斯林群眾就在西藏繁衍生息。“抓飯節”就是在300年前拉薩穆斯林群眾為尊重藏族“薩嘎達瓦”而形成的傳統節日。
西藏是我國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是祖國西北、西南的重要安全屏障。除了藏族、回族,全區300多萬總人口中,還生活著漢、門巴、珞巴、納西等4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95.74%。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是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根本基礎,是全區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民族工作關乎大局”“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放到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來”“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指示,為我區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西藏的任何事情都關系民族工作,西藏的所有工作都要考慮民族團結。”
自治區黨委、政府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民族團結納入改革發展穩定全局——
制訂下發《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試點)2010年-2013年實施方案》,建立民族工作長效機制;
出臺《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安排部署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
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依托各種載體,推進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進寺廟;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示范點、示范校園創建活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評選活動,形成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人人為民族團結作貢獻的良好風尚;
……
拉薩市城關區拉魯小學,“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最鮮艷……”動人的歌聲正在學校操場上蕩漾。9月5日,來自漢、藏、回、撒拉、土家等各民族的117名一年級新生和家長們在舉行有趣的親子游戲,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孩子們稚嫩的童心里生根發芽。
把西藏建成民族團結的典范
山南浪卡子縣阿扎鄉黨委班子成員一共有5人:藏族3人、漢族1人、苗族1人。談起鄉里的工作,他們共同的感觸是: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前提是搞好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長期、全面、細致、扎實地工作,重在平時,重在交心,是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關鍵所在。”浪卡子縣縣委書記次仁告訴記者。
阿扎鄉由藏、漢、苗、納西等民族組成,是一個民族大家庭。阿扎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民族團結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將民族團結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班子成員之間注重加強交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齊心協力解決好少數民族群眾就業、上學、就醫、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有力促進了全鄉的民族團結、經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把西藏建成民族團結典范”的重要指示,深入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戰略部署,創新工作方式,豐富創建載體,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園)建設,有力推動了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2014年10月,自治區黨委出臺的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10項部署、42條具體措施,要求切實做到“四同”“五不忘”“四聯動”:即與全區各項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實”;研究部署工作不忘民族團結工作,選配干部不忘選好民族工作戰線上的干部,考核檢查工作不忘民族團結工作,財政預算不忘民族工作經費,表彰先進不忘表彰為民族工作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個人和家庭……
“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全區民族團結教育月、國慶節、西藏和平解放等重大節慶節點,西藏博物館、軍史館、江孜抗英遺址、中央駐藏大臣衙門遺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夢主題教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反分裂斗爭教育……全區各市地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全過程。
從2013年開始,自治區開展“黨員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把活動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載體,作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推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鍛煉干部、轉變作風,夯實黨在西藏執政基礎的重要途徑。今年春節、藏歷新年期間,芒康縣466名黨員干部,聯系村、居委會93個,開展結對認親774戶,走訪慰問各族群眾3126人次,從自己的工資收入中拿出71.36萬元,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548件,解決困難和問題774件。
民族干部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成長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截至2015年,全區74個縣(市、區)黨政一把手中有80多名藏族干部,在全區干部隊伍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比例占到了70.95%。深入實施西藏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殊培養工程,多層次、多形式培訓各類人才6萬余人次,全區少數民族專業人才達74%以上。
民族工作重在平時 重在交心
走進拉薩市城關區扎細社區,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獨家獨院樓房錯落有致,戶戶屋頂上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一條條街道通向社區每個角落,各種車輛繁忙地來來往往;街道兩側,一排排商鋪門前人頭攢動……
在這個社區,居住著藏、漢、回等多個民族,屬于拉薩較典型的多民族雜居區。
為發展社區經濟,實現所轄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幾年前,扎細社區居委會就從集體經濟中為各民族居民、小商戶提供小額信貸,鼓勵群眾自主創業、合作經營,逐步形成了具有社區特色的以集體經濟為主,個體工商戶、運輸、房屋租賃為輔的多種經營新格局。居委會和群眾緊緊擰成一股繩,把經濟實體越辦越大,商店、餐飲、加工等服務行業越辦越紅火。
這個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基地”稱號的社區,至今居住著近4000名各民族群眾,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多元。社區居委會老書記索朗巴珠說,社區發展最給力的條件,就是藏、漢、回各民族相互團結、互相幫助。誰要想破壞團結,我們堅決不答應!
為推進西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自治區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重在平時、抓好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換心”的民族工作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全區開展好民族工作的有效載體和廣闊平臺。
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根本任務,根據各階段的形勢要求,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時研究、部署和推進全區民族工作。為了讓民族團結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自2011年起,西藏將1990年起每4年召開一次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大會調整為每年召開一次,并要求各市地、縣(區)每年召開一次表彰大會。截至2015年,國務院共表彰我區模范集體116個、模范個人159人;自治區表彰模范集體1202個、模范個人1843人。
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堅持把做好民族團結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中心工作去謀劃和推動創建活動,努力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統戰民宗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密切配合、各族干部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為開展好創建活動提供了可靠保障。
編輯:張穎
關鍵詞:民族工作;民族團結進步;抗英遺址;民族關系
在全國城市民族工作會議召開前夕,記者在廣東省廣州市了解到,近五年來,廣州市各法律援助機構共為維吾爾族、回族、蒙古族、滿族、壯族、瑤族、黎族、水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的4400多名群眾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承辦法律援助案件674宗。
2016-01-06 20:32:0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接見了13名民族團結優秀代表,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這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生動體現,表達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同胞的親切關懷、對民族團結工作的高度重視。
2015-10-01 14:04:00
9月17日,銀川市召開民族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深入貫徹學習中央、自治區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分析形勢,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民族工作。要進一步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機制、加強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夯實基層基礎力量、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民族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2015-09-18 18:01:52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