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定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古籍《易經》中“九”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為“重九”。重陽節的由來可追溯至上古時代,在戰國時期初步形成,到唐代正式定為中原節日,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重陽節雜糅了多種民間習俗,在重陽節當天,人們會舉行多樣的活動來慶祝節日,曬秋、擺敬老宴、祭祖、登高秋游......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曬秋”是一種典型的民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接下來領略一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努文木仁鄉的“曬秋”。清晨朝陽升起,裊裊的炊煙漸漸繚繞在鄉村的上空,不一會兒就會聽見“嗒嗒嗒”啟動拖拉機的聲音,那是在每年秋天里每天都會聽見的聲音,這種聲音在告訴人們秋天豐收的時節來了,這時家家戶戶都忙碌著收回一年努力過后換回來的豐碩的“果實”。徒步走進田野,仿佛置身在金色的海洋,風吹進田間,稻浪滾滾延至遠方,深深吸口氣,你會感到神清氣爽,這是遠離都市喧囂的好地方,安靜且美麗,慢節奏且不失新時尚,長長的路我們慢慢的走,這時你會嗅到這里獨特的秋天的味道,那味道里有收獲的甘甜、沉甸甸的祈盼、還有滿滿的幸福,在這里秋天的風是優秀的作曲家,人和萬物是靈動的舞者,共同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九九重陽,大愛努鄉。

  近代,九月初九又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2013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從此2013年的重陽節成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被正式定為法定節日。“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又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賦予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重陽節以富有生命意蘊的節慶活動世代相傳,設宴敬老、飲宴祈壽主題逐漸和中國傳統孝道倫理相融,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青年一代要大力發揚傳承,弘揚中華孝道需要每位公民的堅守與踐行初心,扶老人過馬路,時常去看望敬老院里的爺爺奶奶們,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上學的孩童多看望陪伴自己的爺爺奶奶,在外工作的子女多抽時間常回家看看,不要讓老年人成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他們無需多么貴重的禮物,無需多少錢財,他們需要的無非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簡簡單單的午餐、晚飯,他們渴望的是家人對坐,燈火可親,青年一代要懂得,父母健在是最大的財富,親人陪伴是最深情的愛。

  又是一年九九日,又是一年重陽時,愿今年的重陽佳節我們都能和愛我們的、我們愛的人在一起,登高賞秋、佩插茱萸、孝敬老人、懂得感恩,在美好的時光里,做新時代優秀的中國青年,心中溫柔的溫暖洋溢在眉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