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合肥全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戶戶有房住

  合肥市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到2019年年末,合肥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4.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5.1平方米。對一個家庭來說,住房帶來的穩定感和幸福感是無法言喻的。近年來,合肥市全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實施兜底保障作用,探索推行政策性租賃住房試點,著力構建較為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改善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棚戶區改造已超額完成年度基本建成任務

  “這次交房我們能自己決定裝修風格了,住上了樓房,再也不用擔心一樓冬天的陰冷潮濕。”從最開始一家人住房面積20多平方米,到一樓45平方米的安拖東村,再到年底交房的安拖家園有76平方米,今年72歲的毛永紅已經在籌劃如何裝修。

  曾被稱為“公園工廠”的安拖東村,留有許多老安拖人種下的香樟樹,對這些香樟樹,毛永紅再熟悉不過。在此次棚戶區改造規劃設計中,已經對香樟樹進行了最大限度的保存。

  數字彰顯安居保障的幸福與溫度。2008年以來,合肥市陸續投資建設公租房11.93萬套,累計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6000余萬元,公租房保障40萬戶家庭。2020年,全市計劃新開工棚改安置住房25340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住房16865套。截至8月底,全市新開工棚改安置住房24685套,完成率97.42%;全市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安置房21565套,完成率127.87%,超額完成年度基本建成任務。

  合肥市還充分利用裝配式建筑在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縮短工期等方面的優勢,在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中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相繼開工建設了濱湖桂園、潤園、磨店家園一期等裝配式建筑項目。

  所有保障房實施全裝修拎包住

  三級門禁系統和可視抓拍系統、小區實現人車分流封閉式管理……走進位于蜀山區雪霽北路與振興路交口的悠然居公租房小區,除了感受管理到位外,這個小區的建筑也很有特色,作為合肥市最大的產業化保障房項目,4000多戶困難家庭在這里安居樂業。

  率先推行“兩房并軌、梯度補貼、差別租金和分類保障”的合肥模式;在城鎮戶籍家庭優先實物配租保障前提下,率先將新市民納入保障范圍;再次將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保障范圍……2019年以來,合肥市保障群體不斷擴大,住房保障政策不斷完善,民生安居再上新臺階。

  目前,合肥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了戶戶有房住,率先完成低收入家庭公租房保障應保盡保的工作目標。合肥市對所有保障房實施全裝修,實現“拎包入住”,同時,完善小區相關配套用房建設,為居民提供個性化、社會化服務。

  合肥多個人才公寓進入收尾階段

  最近,陳學文正在準備申請人才公寓的材料,作為博士畢業在高新區工作的他,得知位于高新區的合肥首個人才公寓公開配售,沒有住房又準備和女友結婚的他準備嘗試一把。

  不光高新區,截至目前,合肥全市已開工建設10個人才公寓項目,用地面積647畝,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投資額約86億元,總戶數6000余套,其中產權型約5000套、租賃型1000余套,已有蜀山區人才公寓等9個項目3000余套結構封頂,多個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從2017年成為國家首批住房租賃試點城市,再到去年成為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首批16個試點城市之一,合肥市借力“東風”,將以中央財政支持為契機,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調動作用,著力構建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的體制機制,多渠道籌集租賃房源,促進專業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355個未改造的老舊小區擬列入規劃

  此外,合肥市今年還計劃完成改造老舊小區103個(含央補資金支持改造的75個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其中,蜀山區稻香村街道鍛壓廠生活區、包河區蕪湖路街道南園新村小區、瑤海區和平路街道安紡改造生活區、廬陽區亳州路街道暢園新村小區四個老舊小區被正式列入國家試點改造項目。

  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局長許道和表示,這4個老舊小區每個區一個,都很有代表性。老舊小區改造將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在改造升級的基礎上,拓展服務功能,擴大改造的受益面。

  記者從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了解到,合肥市還在編制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規劃。結合調查普查結果和合肥市大建設三年滾動計劃,召開規劃編制啟動會,擬將355個未改造的老舊小區列入三年規劃。將綜合管線治理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內容,與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深度融合、捆綁推進。(余佼佼 李福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