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和田12月24日消息(記者丁安) “幾年前這里還是大大小小的沙包,現在眼前這占地10000畝的1000座大棚年產值可達2.4億元……”12月23日,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萬畝設施農業基地,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員工米日古力·艾比布拉自信滿滿地向記者介紹著。

前不久,位于新疆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成功順利完成了“鎖邊”,3046公里綠色阻沙防護帶將有效阻止流沙向外蔓延。

而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和田縣,也在運用科技手段,不斷探索戈壁設施農業綠色高效生產模式,讓戈壁荒漠結出累累碩果。

一座座整齊排列的溫室大棚和智能日光溫室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乘車進入和田縣萬畝設施農業基地,眼前的一片荒漠中,一座座整齊排列的溫室大棚和智能日光溫室格外顯眼。

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施果蔬的育苗、種植和銷售,日光溫室、拱棚和智能連棟溫室的設計與建造、設施農業技術與設備研發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企業。

大棚內綠意盎然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該企業大力推廣“農業托管”模式,將大棚承包給員工,由員工自己管理大棚,企業提供技術支撐以及銷售渠道。員工多勞多得,工作時間自由,并且在閑暇時間可以到工作較忙的部門打零工,獲得額外的收入,大大提高了員工的收入和工作積極性,有效帶動了當地居民從事設施農業產業,實現設施農業規模化發展。

大棚內培育的中貝1號小南瓜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米日古力·艾比布拉介紹,“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可以提供穩定就業崗位超2000個,年生產蔬菜達到70000噸,輻射帶動5000余人就業。

打開群眾持續增收、產業興旺的密碼,就藏在這一座座大棚中。

走進其中一座多腔復合保溫沙漠連棟溫室中,一株株辣椒、西紅柿等蔬菜茁壯生長,綠意盎然。

大棚內培育的無花果長勢旺盛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智能園藝裝備創新團隊的史大煒正坐在電腦前,運用物聯網設備查看溫室內土壤溫度、空氣濕度等數據,從而為科學化管理溫室提供決策。

“大棚鏈接了外部氣象站,可以監測空氣溫度、濕度和太陽光照數據,通過開放通風口、開關保溫被等措施,更好地調控溫室內部環境系統。”史大煒說道。

水培芹菜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多腔復合保溫沙漠連棟溫室主要特點是具有五層四腔復合保溫結構,保溫被內置,更適宜機械化操作,建設成本為玻璃溫室的25%,能耗降低70%,土地利用率可達90%以上。

像這樣的多腔復合保溫沙漠連棟溫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與當地共建有2座,除此之外,還建有4座輕簡裝配式沙漠溫室。

多腔復合保溫沙漠連棟溫室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據了解,中國農業科學院自今年3月啟動實施“戈壁設施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科技任務以來,在沙漠溫室結構、專用品種、栽培模式和綠色生產等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形成了一批包含新結構、新品種、新基質以及新裝備在內的創新成果,有效助推了新疆戈壁沙漠設施農業向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和高效化方向發展。

智能水肥一體機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史大煒說:“后期,團隊將持續探索更加適宜當地的無土栽培基質,大力推廣低成本連棟溫室,為和田當地果蔬越冬提供保障,同時結合產研學,充分發揮不同溫室的作用,不斷探索更好的栽培模式和基質。”

如今,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的果蔬80%在和田地區銷售,20%銷往了烏魯木齊市場,供不應求。

新溫室與新技術不僅保障了群眾的“菜籃子”“果籃子”,更鼓起了當地群眾的“錢袋子”,為新疆戈壁設施農業提供了高質量發展的“和田密碼”。

編輯:郭璁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