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3月28日消息(記者韓雨晨)“前段時間超限運輸被處罰了,‘運證通’App立即就發來了信用修復提醒消息。”某道路運輸企業負責人指著手機App說,“而且繳罰款的發票丟了也不用著急了,簽署‘已繳納罰款承諾書’就可以正常開展信用修復,再也不用擔心影響后續的投標活動了。”
2024年,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啟動“津交信用·筑信惠企”信用修復專項行動,以多項創新舉措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復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信用修復政策不了解、信用修復流程不熟悉、票據丟失難修復等問題。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了2024年交通運輸領域19個信用建設典型案例,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總結提煉信用修復舉措和成效,形成的《開拓信用修復新路徑·釋放營商環境新潛能》案例,從全國眾多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據了解,該案例內容包括“提前式”修復告知,即企業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時一并接收到信用修復明白紙或告知書,及時獲取信用修復相關信息;“全程式”提醒服務,天津市企業在全國范圍內被處罰后,以及處罰信息達到最短公示期(3個月)的,將通過“運證通”App收到“消息通知”,便于及時關注信用狀況、開展信用修復,避免對后續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不良影響;“承諾式”數據服務,目前交通、發改兩部門打通跨部門數據通道,如不慎遺失繳納行政處罰罰款憑證,企業可通過提交“已繳納罰款承諾書”,代替提交已繳費憑證,方便企業開展信用修復。除此之外,天津市還實行了“協同式”信息共享、“定期式”通報機制、“公益式”修復培訓等措施,形成信用修復“事前告知-事中協同-事后跟蹤”的全鏈條閉環,進一步推動天津市交通運輸領域信用修復工作規范化、便利化和長效化。
自“津交信用·筑信惠企”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天津市累計歸集行政處罰信息14469條,數據合規率達100%、7天公示率在99%以上,歸集已繳納罰款憑證信息13226條,發放信用修復明白紙或信用修復告知書5000余份,對1549家企業進行11750次信用修復提醒,“承諾式”修復超2000余次,企業主動開展信用修復意識明顯增強,有力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