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天津濱海高新區召開2025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發布高新區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天津濱海高新區供圖)
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憲明在發布會上介紹了高新區搶抓未來產業戰略機遇,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高新區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認真落實《天津市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方案》要求,在腦機接口新賽道上持續取得新成效。高新區全力構建“成果轉化—生態構建—產業集聚”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努力打造以腦機海河實驗室為核心,以天開華苑園為依托的“中國腦機谷”,并成功獲批天津市首批未來產業先導區。通過高標準建設承接載體、高水平推動機制創新、高質量提升金融賦能、高規格打造產業生態,高新區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和項目在高新區集聚發展。2025年,高新區將繼續加大腦機接口產業的投入力度,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依托天開華苑園,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高地,打造新質生產力標桿。
工信部信通院腦機接口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張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腦機接口作為變革性技術,是未來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在醫療應用、工業交通、睡眠康養、消費娛樂等多領域存在廣闊應用需求,市場規模未來有望突破百億乃至千億美元。我國具有持續推動腦機接口科技產業創新的先天條件,在市場需求、實驗資源、數據資源和制造體系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作為國內腦機領域的龍頭之一,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在電極、芯片、算法、裝備到系統應用方面具有完整全鏈條國產化創新成果體系。未來3至5年內,天津等創新活躍的城市將誕生一批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
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倪廣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腦機海河實驗室是國內最早開展腦機交互相關技術研發的團隊之一,已構建起從電極、芯片、算法、裝備到系統于一體的、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鏈條國產化創新成果體系。腦機海河實驗室先后發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國際首個基于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的“雙環路”無創演進腦機接口系統;發布“全球首個片上腦機接口智能交互系統”,入選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榜單。此外,腦機海河實驗室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聯合實驗室,牽頭成立京津冀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產業聯盟,發起成立京津冀產業孵化共同體腦機接口產業工作組,助力形成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生態。
中電云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龍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作為中國電子旗下腦機接口領域主要承擔單位,中電云腦與天津大學、腦機海河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在腦機接口基礎理論、基礎器件及應用驗證三大方向協調推進,已取得國產八通道24位腦電采集芯片及聲電協同傳感策略等階段性成果,并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片上腦、片上眼等前沿技術,為混合智能、類腦計算及醫療康復等領域注入新動力。為推進產業成果轉化與落地,中電云腦從技術研發、能力建設、產業培育三個方向全面發力,圍繞未來產業的重大需求,聚焦腦機接口底層核心器件、關鍵算法,以系列化、有市場競爭力的腦機接口產品為出口,在交通、教育、醫療健康等多領域展開應用布局。
腦機合盈海河海泰創投基金基金代表張宇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作為國內首個面向腦機接口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腦機接口產業創投基金旨在充分發揮腦機海河實驗室創新優勢,孵化轉化前沿技術成果,推動創新和產業互動、互促、互融,支持腦機接口全產業鏈發展。腦機接口產業基金積極響應國家耐心資本和產業資本的投資定位,秉承助力腦機接口行業發展和服務天津新質生產力高速發展的理念,采取“著眼創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資策略和多元化賦能的投資理念,構建“科學家+企業家+政府+投資人”的創新投資模式,發揮各方優勢,撬動社會資本。在發布會上,基金同時宣布將腦機海河實驗室孵化企業——天開燧世作為第一個被投項目立項。
高新區新經濟促進局局長常馨月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高新區將以“七個一”工程,從產業方案、支持政策、優化布局、搭建平臺、孵化體系、引育企業、打造品牌等多維度促進腦機接口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質量和規模提升。
下一步,高新區將搶抓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戰略機遇,積極布局培育腦機接口產業新賽道,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升級版”,建成北方一流科創城,不斷推動高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天津濱海高新區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