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國能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能源電力、綜合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水利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譜寫京畿大地風光無限、日新月異的高質量發展篇章。
作為扎根天津的能建所屬企業,中國能建天津院不斷落實中國能建《若干意見》和“1466”“四新”能建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在天津的發展大潮中,積極參與重點項目建設,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助力天津經濟社會發展。
勇擔使命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以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天津院總承包的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工程EPC總承包(第二批,二標段)項目是國家“十四五”重點工程、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工程南港乙烯整體項目的電力供應保障“排頭兵”,助力天津打造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工程EPC總承包(第二批,二標段)項目(中國能建天津院供圖)
天津院總承包建設的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項目——天津液化天然氣(LNG)二期項目外電接入工程項目將為華北地區海上天然氣資源供應提供有力的電力保障,助力緩解冬季用氣緊張局面,全面提升京津冀區域的天然氣保供能力。投產后天津LNG單日最大氣化外輸沖鋒能力可提升至4100萬立方米,儲氣能力提升至4.2億立方米,可滿足700萬戶家庭供暖季的用氣需求。
京唐鐵路寶坻南220千伏牽引站外部供電工程(中國能建天津院供圖)
天津作為重要交通樞紐,天津院持續助力“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由天津院設計的京唐鐵路寶坻南220千伏牽引站外部供電工程就是這樣一項為“軌道上的京津冀”通車提供電力保障服務的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工程順利送電后將為列車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支撐,為織密“軌道上的京津冀”夯實了能源之基。
綠色賦能 助力津城煥新顏
自1954年參與天津電力設計起,天津院與這座渤海灣畔的工業重鎮已攜手走過71個春秋。天津院竭誠服務“美麗天津”建設,積極服務清潔取暖的“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工程,確保了天津市“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民生工程順利竣工,使天津邁出了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一步。
天津大運河、海河文化旅游帶拓展提升改造工程供電工程總承包項目(中國能建天津院供圖)
“電”亮海河,賦能文旅煥新。天津因水而生、沿河而興,擁有獨特的河海文化,繁榮內河沿岸文旅觀光的優勢明顯。隨著天津院總包的天津市“十四五”時期文旅建設的重點項目——天津大運河、海河文化旅游帶拓展提升改造工程供電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推進,將為大運河碼頭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使“海河動起來、人流聚起來、兩岸火起來”,營造天津市特有的文化氛圍。
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門戶、新亞歐大陸橋重要節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天津院承攬的天津港“零碳”智慧碼頭綜合能源項目,圍繞“零碳碼頭、零碳港區、零碳港口”的戰略目標,建設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及充電樁等,綜合提高港區電氣化水平,打造港口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助力天津港打造成為國內首個“五星級中國綠色港口”。
創新驅動 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天津院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塑造發展新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中國能建天津院供圖)
位于渤海之濱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于2008年啟動建設,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作為國內首個進入實質性建設的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中新生態城項目是天津智能電網建設發展的重要標志。天津院作為此項智能電網示范工程的整體設計單位,遵循“可實行、可復制、可推廣”的規劃思路,努力構建安全可靠、優質清潔、高效互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和服務體系,對智能電網多項設計工作進行了首次技術研究與實踐探索,承擔了7個相應技術標準的編寫任務,完成了《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建設實施方案》,搭建起智能電網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6大環節,涵蓋分布式電源接入、儲能系統、智能供電營業廳等12個子項工程,實現了智能終端覆蓋率100%。
同時,天津院助力建設現代智慧配電網,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能源體系注入新動能。作為天津市百強科技領軍企業,天津院深度參與我國首個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批試點工程電力10千伏“雪花網”設計工作,使供電可靠率進一步提升,天津低碳高效新型智能電網邁入快速發展新階段,推動我國配電網建設高質量發展。
由天津院全程進行方案編制、項目設計的天津首個“車網互動”充電站——天津市武清區城市綜合示范充電站,通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支撐,有效聚焦創新高地,建成了全國首個車網互動國重項目應用示范站,實現了充電產業資源聚合,搭建了智能化人機交互場景,建成了可推廣、可復制的“無人值守、無感充電”一體化充電站。
“ChaoJi”(超級)快充示范充電站工程(中國能建天津院供圖)
不遠處,由天津院設計的天津首座“ChaoJi”(超級)快充示范充電站工程的站內同時配置了人機交互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動態信息聯動系統等,實現充電服務遠程交互、氣象信息預報、京滬高速各站點充電信息聯動等多項功能,為居民出行帶來全新體驗。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天津院所屬河東區是天津市的老工業基地,各類存量資源豐富,天津院正攜手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政府,共同籌劃利用該區現有的廢棄工業廠房資源,打造一座集微型與小型數據處理和算力服務為一體的中心,整合區域內分散、偏遠且規模較小的數據與算力資源,全面滿足區域內多元化的算力需求,為區域AI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與助力。
下一步,天津院將立足天津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功能定位,發揮自身在天津地區能源電力高端咨詢單位的優勢,積極與市屬國有企業形成戰略合作關系,依托天津市世界級港口地位和雄厚的化工產業基礎,在“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氫氨醇、海上光伏制氫等方面進行深度交流,在融合發展方面取得突破。
天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激情,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每一位天津院人也將繼續秉承初心使命,為天津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更多能建力量。(中國能建天津院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