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志慧做客央廣網天津頻道《立德樹人啟航新征程——2023天津教育巡禮》訪談欄目,分享學校立足軌道交通專業,近年來在服務國家軌道交通發展及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各項工作與強化專業人才培養的經驗。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于1951年建校,是京津兩地唯一以軌道交通專業為特色的高職院校,建校70余年來,學校為國內外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事業培養了十余萬名優秀畢業生,為中國軌道交通領域打下堅實的專業人才基礎,被譽為“鐵路黃埔”。在新的歷史機遇期,學校明確“立足京鐵,服務國鐵、涵蓋軌道交通全領域,爭創一流”的辦學定位,堅持“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高于一切”的辦學理念,弘揚“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創新成果論業績”的價值觀和人才觀,秉持“精神抖擻、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新時代津鐵院精神,形成“建國際品牌,樹國內名牌”的發展思路。

“學院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政府特聘專家王夢恕;中國高速列車‘第一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東曉等一批杰出人物。”李志慧自豪地說,“近幾年,我們還培養出全國火車頭獎章獲得者高迪、全路青年崗位技術能手毛奇、寧鵬飛等一批年輕的優秀人才,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中國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學校優秀校友、中國高速列車“第一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東曉返校交流(央廣網發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強化師資培養 優化專業設置

據李志慧介紹,鐵路系統習慣以“車、機、工、電、輛”劃分工種,學校專業不僅覆蓋“車、機、工、電、輛”各個工種以及供電、動車等專業,還涵蓋鐵路運營全領域和面向城市軌道交通的6個專業。

近些年,無人駕駛、機器人檢修等智能設備廣泛應用,軌道交通智能化轉型升級成為趨勢,學校順應新變化,及時調整專業布局、進行數字化改造。學校積極對接天津“1+3+4”產業體系以及軌道交通智能化轉型升級,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體、以高端裝備和現代服務為翼的“一體兩翼”式專業布局,增設了軌道裝備類專業、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新專業。

同時,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首要標準,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構建“嚴、樹、育、導”四位一體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切實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在培養優秀師資隊伍方面,學校完善“雙師型”教師管理制度,聯合龍頭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實施“校企共上一門課”。企業技術能手與學校教師“結對子”,校企共建專業、開發資源、開展技術服務,將專業知識教學與專業技能有機銜接,打造出一支“德高、業精、技強、善研”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教師榮獲全國黃炎培杰出校長獎和杰出教師獎各一項。學校修訂《關于引進或培養高層次人才暫行規定》,創新性增加“高技能人才”類別,搭建高技能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引進全國技術能手、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等高技能人才2人。

學生在國家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智能制造技術培訓基地實訓(央廣網發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深化產教融合 落實人才就業

“學院傳承七十多年的辦學經驗,依托深厚的行業背景,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不斷實踐中國現代學徒制和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在產教融合方面,我校的實際案例非常多。”李志慧說,學校先后與北京、鄭州、太原等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以及天津、青島、合肥等地的軌道交通企業,共計160余家企業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產業師傅當導師,行業標準進課堂,企業規范進教材”。近三年,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接近100%,超過三分之二的畢業生簽約大型國有軌道類企業,就業于500強企業的人數居天津市前列。學院的就業工作還入選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通過學校的各項教學革新實踐,我們的畢業生能夠很快適應崗位,受到企業歡迎,實現了學生高質量、高滿意度就業。”據李志慧介紹,學校與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聯合成立校中廠——土工檢測中心,將中國高鐵先進工藝流程、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融入人才培養過程,打造出“師資互派、設備共享、優勢互補、產學共贏、共同發展”的校企命運共同體。

學校與國鐵集團進行“2+1”定向前置培養,以從事不同工種的畢業生為對象組建若干定向培養班,學生與鐵路局集團公司簽訂《就業協議》,校企實施“共管、共育、共建、共享”。學生畢業時取得畢業證書、相關工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特有工種上崗職業資格證,實現畢業即定職。

學生全力備戰全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央廣網發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助力國鐵“走出去” 解人才培養困局

多年來,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按照“鐵路修到哪里,鐵院的培訓就跟到哪里”的建設思路,致力于為中國鐵路“走出去”培養當地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

隨著中國鐵路“走出去”步伐加快,合作各國對軌道交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愈發重視。但由于行業特質,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真車演練難實施、真實設備高投入、故障場景難再現等關鍵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學院與“走出去”企業合作進行實訓裝備產品研發與生產。“比如,我們都知道高鐵制動系統因其結構復雜性、封閉性、不可視性,給培養檢修人才造成了極大困難,我校與一家企業共同研發的高鐵標準動車組制動系統實訓裝置,彌補了訓練核心技術檢修實訓裝置短缺的空白,該實訓裝備已被泰國教育部列為泰國軌道交通職業技能大賽指定裝備,被泰國多所學校采購應用,創造了學院跟著鐵路一起‘走出去’,設備跟著企業一同‘走出去’的實踐樣板,讓中國先進的職業教育助力中國軌道交通技術、裝備、標準走向世界。”李志慧說道。

在魯班工坊建設過程中,學校按照“聽得懂、用得上、學得會、干得好”的人才培養培訓目標逐步探索,形成了“分級、分步、分類”的人才育訓路徑,建成了標準化、數字化的教學資源。李志慧說:“目前,我們編寫了雙語教材、實訓指導書70余本,完成微課370余個,累計培養教師122人次,培養工坊學生185名,培訓員工95人。此外,我們還中標了亞吉鐵路的線上教育培訓服務項目,完成了錄播課程視頻550余學時,將惠及當地員工2000余人,真正實現本土化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學院已成功建設泰國、吉布提、尼日利亞3個魯班工坊,都入選了全國首批魯班工坊運營項目。在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學校將持續打造國際職教品牌,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樹立起中國職教的名牌。(朱凱迪)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