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丹陽做客央廣網天津頻道《立德樹人啟航新征程——2023天津教育巡禮》訪談欄目,介紹了學院近年來聚焦電子信創領域人才培養、發揮院校自身優勢積極服務國家重點戰略工程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進展。

據張丹陽介紹,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3年,見證了國家電子技術領域的蓬勃發展。學院位于海河教育園區,是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國家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信息技術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天津市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天津市首批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聯合培養人才試點單位(與天津理工大學聯合培養本科)、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天津市外國留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學院秉承“據于德、游于藝”的校訓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服務“新基建”國家戰略及信創產業發展。近年來,學院積極主動融入天津市“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為區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學院自2001年舉辦高等職業教育以來,于2005年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于2008年被列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于2011年通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驗收;于2018年通過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單位驗收認定。2019年,學院被確定為國家級優質高職院校,并于同年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A檔高水平專業群首批建設單位。

張丹陽說:“學院近年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構建了多重價值導向、多元評價主體、多維評價標準、多樣評價手段的‘四維教師評價’新格局,有力推動教師評價改革向縱深發展。”

據了解,在學院實施“131”人才戰略的過程中,已培育學校領軍人才7人、專業帶頭人24人、骨干教師47人;入選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育世賽國家隊教練組長1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裁判長1人,國家級裁判專家10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天津市技能大師、技術能手2人,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1人,天津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此外,學院還與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合作院士團隊工作站1個,特聘國際影響力專家1人,國務院特貼專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引進(聘請)高層次人才7人。

同時,學校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龍頭,全面開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大師工作室的教師們在工作室傳授經驗,帶領學生刻苦鉆研、深耕細作,大批學生就職于華為、新華三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并擔任高級技術專家,成為行業翹楚、團隊精英。

對接主導產業 構筑人才高地

張丹陽在介紹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果時表示,近年來學院緊密對接天津市“1+3+4”智能科技主導產業,以軟件技術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龍頭牽引,支撐輻射帶動校內電子信息大類專業,形成涵蓋基礎硬件、軟件系統、“信創+服務”三大核心鏈條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特色在內的“津電模式”信創專業布局。學院先后與華為、京東、海爾等產業領軍企業全面深化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對接國家自主創新源頭和自主創新能力策源地建設需要,面向高端產業與產業高端發展,打造了津電-鯤鵬、京東商貿流通、海爾智能制造以及信創四個現代產業學院。

學院把握職業教育跨界屬性,適應數字時代人才培養個性化和復合型的突出特點,重塑組織形態,以組織機構創新倒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打造“數字工匠工坊”,實施“校企共育、課證融合、職業養成”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與華為等領軍企業合作,牽頭成立天津職業教育信創產教聯盟等四個區域行業聯盟組織。

天津職業教育信創產教聯盟成立大會(央廣網發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近年來,學校生源質量與辦學質量均有較大提升,在復合型人才培養、技能競賽、創新創業、技術服務等多領域,培養出能工巧匠、世賽金牌選手、創業明星、全國技術能手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學院在電子信息大類專業保持著優勢地位,三年累計培養產業人才10642人,服務京津冀地區就業率達70%,軟件技術等龍頭專業保持天津市同類專業辦學最大規模,產業對學校依存度不斷提升。

學院師生團隊近年來在各大專業大賽中成績突出,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中屢奪重量級獎項,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互聯網+”等標志性競賽獎項34項,省部級技能競賽獎項269項,培育“雙創”項目獲國家級獎項11項。

2021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高職),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位列全國第九。

學院承辦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賽項(央廣網發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聚焦國家戰略 增強服務能力

張丹陽說,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團隊融合、環境融合、項目融合、管理融合”的“四融合”校企協同創新模式,重點建設了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創新創業中心、技能訓練中心等載體,形成“一室三中心”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同時,學院積極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研發設備用于國產大飛機“北斗導航”與“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編寫的《AI教育白皮書》入選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前沿成果;服務“一帶一路”,承辦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論壇”。此外,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基地等“國字號”項目落戶學校,全球首家國際培訓中心也于學校成立,并推廣成立5家全球分中心,對贊比亞等20余個國家開展培訓,顯著提升學院國際影響力。

2020年9月,學校和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共同簽訂了俄羅斯魯班工坊合作協議,聯合華為集團將5G技術全面融入魯班工坊教育培訓,以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為引領,以“信息網絡布線”世賽賽項裝備為重要載體,嚴格按照場地、設備、師資、專業標準、教學資源“五到位”的要求進行建設。“截至目前,學校已為合作方網絡與通信技術系教師開展了全覆蓋、定制化師資培訓,顯著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為魯班工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張丹陽說道。

學院充分發揮電子信息辦學特色優勢,積極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職業教育支撐作用。自2019年起,學校就與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石家莊工程職業技術大學開展“結對”工作,為河北省兄弟院校提供各項支持。學院還積極與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在京院校開展協同合作,積極服務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推廣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此外,學院以切實行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主動對接安新縣職教中心,為安新縣職教中心雄安新區培訓基地投入高端信息化設備,建成滿足年培訓雄安新區各類技術人員2萬人的培訓基地。為幫助當地教職員工提升素質能力,學院選派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線下線上開展軟件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培訓8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安新縣職教中心現有教師專業能力水平。針對雄安新區企業技術培訓工作,學院還為10家當地企業開展了安全防范行業培訓,提高了企業員工業務技能與綜合素質,為企業的提升發展夯實了基礎。

聚焦“數字中國” 探索“津電方案”

張丹陽說,2019年,學院入選“雙高計劃”(A檔)高水平專業群首批建設單位。三年來,學院聚焦“數字中國”戰略,致力于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貢獻“津電方案”。通過整體性、系統性規劃布局,推動數字智能化和治理現代化的融合發展,以數字賦能“三全”育人、“三教”改革,打造數字化人才培養高地。學院以軟件技術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龍頭牽引,優化專業組群布局,服務國家信創產業發展,增強技術服務創新能力,促進對外開放,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探索出以“數字賦能、快速迭代、跨界融合、自立自強”為主要特征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職業教育“津電模式”。

未來,學院將著力提升整體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力,確立高職教育“津電品牌”,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對接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專業;聚焦“云、大、物、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服務天津“信創”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適應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培育18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實施4年制職業教育本科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高職專科銜接職教本科“3+2”兩年制人才培養模式,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王潔)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