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中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向好。據海關統計,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跨境電商正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超萬家傳統外貿企業觸網上線、提質增效,跨境電商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和外貿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中國制造”需求量上升

  “2020年我們的跨境電商出口額達13億元,預計2021年可以達到16億元。”浙江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從2014年開始進入跨境電商領域,2018年開始做跨境電商出口,近年來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長。

  這只是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一個例子。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作為新興貿易業態,跨境電商在防疫期間進出口貿易額出現了不降反升的跡象。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69萬億元,強勢增長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各項指標均創新高。

  當前,全球消費者正在主動或被動地將消費行為轉移到線上,跨境電商平臺成為消費者采購的重要渠道。受疫情影響,海外許多工廠處于半停產狀態,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需求上升,電子產品、日用品等受到海外消費者的青睞。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出口筆記本電腦等“宅經濟”產品2.51萬億元,增長8.5%。

  對于海外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中國賣家快速響應,利用國內制造業供應鏈的成熟和完整度優勢,靈活調整自身產品,實現了逆勢增長。“我們隔壁有個工廠,原來是生產家用燈具。防疫期間他們開始生產紫外線消毒燈,這個燈在海外賣得特別好。”中山市一名LED廠商稱。

  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購亞太賣家拓展負責人楊鈞對此深有感觸:“防疫期間,很多賣家開拓了很多新的業務機會。”她指出,疫情導致的居家隔離產生了新的需求,除了醫療用品,包括藍牙耳機、網絡攝像頭、升降桌、辦公椅等在內的遠程辦公品類有顯著增長。

  “海外倉”大大節約成本

  “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某跨境電商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國際航空數量銳減,跨境電商遇到了物流配送慢、成本上升、退換貨和清關難等問題。

  在此情況下,國家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給跨境電商平臺和商家注入了“強心針”。2020年,中國與22個國家“絲路電商”合作持續深化,雙邊合作成果加速落地;國務院新批復成立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大到105個;海關總署增設“9710”“9810”跨境電商B2B出口貿易方式,推動通關便利化。目前多地的跨境電商綜試區正繼續推進關于跨境支付、電商平臺、物流公司等多個產業鏈的政策利好措施。

  海外倉模式成為眾多跨境企業的新選擇。“物流時效實現了從25到30個工作日甚至一個半月,向七日達、三日達、一日達躍升;區別其他物流渠道,海外倉幫助我們節省了20%的物流成本;產品破損率降低的同時,買家服務體驗和店鋪好評率直線上升。”敦煌網戶外騎行用品賣家Roy介紹,截至2020年,海外倉占到公司總量的80%,布局海外倉的產品業績銷量增長了3倍以上。

  疫情加速了數字化新外貿趨勢,技術創新為出口賦能。例如,阿里巴巴國際站通過線上展會、音視頻洽談等模式,以及智能化的翻譯、報關、物流、退稅等服務,拉近買賣家之間的跨國距離。“我們既要解決商家精準獲取訂單的問題,還要確保國際運輸、跨境支付等環節的暢通。”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表示。

  邁進“精耕細作”階段

  “中國商品不僅物美價廉,產品設計也很出色,很多科技產品都好用。”一位經常購買中國產品的海外消費者贊嘆道。

  隨著出口跨境電商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走向海外,全球消費者的需求也不斷升級。經歷了快速成長、野蠻生長、產能調整之后,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庫存改善、經營穩健的新發展階段。

  亞馬遜日前發布《從新業態到新常態——2020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趨勢報告》,總結出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的五大趨勢:賣家地域和類型更多元、全球布局加速、品牌意識增強、產品創新提速、響應能力升級。

  “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和賣家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演變。出口跨境電商成為中國外貿的重要支持力量,并正從外貿‘新業態’成為外貿‘新常態’。”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負責人戴竫斐表示,中國賣家在做全球業務的時候,要有全球視野和本土化的思維。

  戴竫斐認為,一方面,多元化的發展可以為未來打造更好的發展基礎,中國賣家除了發展美國、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也可以進一步走入很多新興市場,比如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另一方面,中國賣家需要了解本地消費者的需求是什么,以消費者作為出發點,做好產品的差異化設計,更好服務本地消費者購買的需求,同時也要了解各個國家不同的貿易法規和產品法規,在合規的基礎上獲得更健康、持久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