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授權53萬件,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企業較上年增加3.3萬家,國內申請人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同比增長17.9%,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8件……前不久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符合預期,我國知識產權發展質量效益提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我國整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5年的第二十九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十四位,是唯一進入前30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與此同時,知識產權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知識付費、品牌消費成為人們的習慣,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社會風尚逐漸形成。

  知識產權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也是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當前,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我國正加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和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一方面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另一方面,要讓專利創造重心繼續向高價值專利傾斜,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盡管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取得長足進步,但侵權現象仍在一定范圍存在,權利人維權成本高等問題亟待破解。面向未來,應繼續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著力完善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侵權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保護水平。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就目前看,我國知識產權還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高質量的關鍵核心專利不多,在部分領域布局仍然不夠。著眼長遠,要努力打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最后一公里”,解決好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使其成為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和紐帶。

  創新永無止境,知識產權事業任重道遠。要更好發揮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關鍵作用,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推動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谷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