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雙11”“雙12”購物節與海外“黑色星期五”等購物時段疊加,部分外貿企業迎來一波售賣高峰,多地跨境電商進出口業績表現不俗。
“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商能有力刺激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注入持續動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說,海外疫情對外貿行業的影響還在持續,但消費者對產品及服務的需求依然存在。在傳統外貿線下渠道受阻的情況下,跨境電商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此前表示,在疫情防控下,每個人都感受到電商服務的快捷、安全和強大供給能力,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已成為業界共識。全面支持跨境電商健康發展,是外貿創新重點工作。
今年以來,我國密集出臺支持跨境電商相關政策,不斷加碼對跨境電商的扶持。4月7日,國務院宣布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上之前已批準的59個,全國已有105個綜合試驗區,覆蓋30個省份,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7月1日,海關總署在北京、杭州、深圳等10個直屬海關啟動跨境電商對企業(B2B)出口試點,將跨境電商監管創新成果從B2C推廣到B2B領域,并配套通關便利措施,試點企業可適用“一次登記、一點對接、優先查驗、允許轉關、便利退貨”等措施。9月1日起,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到22個直屬海關,推動跨境電商業務不斷擴面增量。
政策紅利也在持續“變現”。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增跨境電商相關企業4800余家,同比增長59.6%。前三季度,跨境電商繼續保持52.8%的高速增長,帶動大批傳統貿易和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幫助相關產業鏈迎來發展新機遇。
憑借低成本和限制少等優勢,跨境電商一方面幫助外貿企業打通外貿新通道,另一方面幫助外貿企業迅速洞悉市場需求,搭建轉內銷渠道。比如,蘇寧上線“助力出口企業轉型”專區,幫助中小外貿企業快速拓展國內批發市場;京東推出“產業帶廠直優品計劃”,助力外貿企業搭建線上銷售體系。
借助跨境電商平臺便利,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打開了廣闊空間。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出口企業內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7%,高于全部企業銷售收入增速5.9個百分點,出口企業內銷市場份額由1月份的12.2%提升至9月份的13.8%。
專家表示,疫情促使全球消費趨勢從線下轉到線上,全球跨境電商呈現高速發展態勢,未來跨境電商在刺激消費需求、拉動外貿增長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當前跨境電商還面臨著物流通關、信用風險、資金安全等多個堵點難點,要抓住這一外貿新業態,助力我國外貿克難前行,還需直面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挑戰,從升級信息化管理、提升監管水平等方面著手發力,推動跨境電商邁向“精耕細作”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