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消息 前不久,在王怡的朋友圈里,同校的好幾個同學發布消息稱:學校里有一位自稱是“學長”的陌生人,以拍照為由騙女生,請大家提防。王怡是浙江一所高校的大二學生,“好在我周圍還沒有受害者,但是聽到朋友說后還是很不安。”她說。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針對“高校校園安全問題”,向全國100余所高校的601名大學生發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58%的受訪大學生在校內遭遇過校外不明人員的騷擾;65.24%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雖然自己沒有遭遇過不明校外人士的騷擾,但周圍的同學中有遭遇過。
校內遭遇騷擾,迷茫如何應對
“我瞪了他們一眼,他們還變本加厲。”徐洋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學生,“3月底的一天,我和室友去學校食堂吃飯,遇到3個喝醉的人,從外表來看,肯定不是本校學生。他們對我室友指指點點、說說笑笑,還說‘要不叫她來喝一杯’”。
盡管只是言語的挑釁,徐洋和室友們還是被嚇到了。“我沒想到在學校里會遇到這種事!”她在朋友圈里寫道。
張園園是浙江一所高校的學生,她曾在校園里的馬路上遭到陌生人“攔截”。“當時有兩個男子問我,這里是不是學校里面,我說是的。他們就直接問我要微信號,我說要走,其中一個男子就往我手里塞了一個避孕套。”張園園回憶,那兩個人穿著隨意,一看就不是學生,“好在沒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還是很震驚。”她說。
“聽說過女生被騷擾的事件。”于誠是廣東一所高校的學生,在采訪中,他提到2016年年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一女生鍛煉時遇害的舊聞。在他看來,在校園里,女生更容易被侵犯。“對于大學生,尤其是女生,安全意味著生命。”他說。
遭遇侵犯的同學,通常在受到騷擾時不敢正面交鋒。受侵犯學生大多為女性,她們不到產生直接身體接觸的地步,往往會選擇沉默以對。即使個別立刻做出反應的同學,隨后也選擇遠遠避開。
在北京一所高校的王莉看來,一些騷擾行為很難量刑:“你可以說它是‘撩妹’失敗,也可以說是言語騷擾。”眾說紛紜,但這種沉默無疑成為騷擾乃至犯罪滋生的土壤。
許靜是天津一所高校的學生,她之前聽說,有段時間學校里偶爾出現女生被跟蹤的情況,“于是,我就發了一條朋友圈,大意是‘同學們以后晚上出去要結伴,尤其是女生,一定要三四個人一起走’。”
遭遇到侵犯的學生,往往羞于告訴長輩和老師,一些受害者會在事后發朋友圈示警。問及原因時,她們表示希望記錄下這一事件,同時給身邊的朋友一點警醒。其實,這種行為在掩蓋了自我的羞憤后,對校園安全問題也產生了些許不好的影響,將問題所存在的偶發性變成了一種人人自危的恐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