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蜿蜒九曲,在黃土高原奔流而行。

位于毛烏素沙地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是黃河入陜第一站,也是曾經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增強水土保持能力,是改善黃河中游地區生態面貌的關鍵。

近年來,榆林實施“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戰略,治理模式從造梯田、建淤地壩、種林草的“老三樣”向“光伏+”、3D淤地壩建設、聲波增雨的“新三樣”轉變,1.8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年均入黃河泥沙量從2000年的5.13億噸降到2.12億噸,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態勢,在黃土高原上書寫著生動的“綠色詩行”。

系統治理

“三期三圈”讓礦山變青山

10月9日,烏蘭木倫河邊,記者漫步在位于榆林神木市的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礦區哈拉溝生態示范基地。

這里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與毛烏素沙地過渡地帶,生態環境脆弱,以前風沙肆虐、水土流失嚴重,早期植被覆蓋率僅為3%,是全國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與治理區。

“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我們以72平方公里井田及采煤沉陷區生態治理為基礎,統籌實施水土保持、地質環境修復、土地復墾、水資源保護與治理。”國能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生態環境中心主任王義介紹,“我們探索形成‘三期三圈’生態防治模式,‘三期’指采前防治、采中控制、采后營造;‘三圈’以空間維度劃分,指外圍防護圈、周邊常綠圈、中心美化圈。”

利用“三期三圈”生態防治模式,神東煤礦將采煤沉陷區變為綠地和良田。

“我們建設了五廊十園100個示范點,探索出生態產業化經營路徑。”王義介紹,礦區創新“生態治理+光伏產業+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在采煤沉陷區推行“林光互補”發展模式,建成“4萬畝生態治理+50萬千瓦光伏發電+1萬畝牧草產業”示范基地,年發電約10億千瓦時,年產牧草約1萬噸。

從山頂眺望,被治理的558平方公里采空區綠意融融,曾經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多功能綜合治理區。王義說:“如今,珍稀鳥類黑鸛時常光顧‘綠色礦山’。”

要青山也要綠水!為了破解煤炭開采和水資源保護的矛盾,該礦區把井下采空區域改造成地下水庫,在保障煤炭正常生產的同時為井下和地面提供水資源。

礦山蝶變,重歸青山之貌。當前,榆林有采煤沉陷區1712.58平方公里,通過土地復墾、地裂縫填埋等方式,累計完成采煤沉陷區治理1091.87平方公里。

精準治理

“三道防線”讓荒坡披“綠裝”

一道道梯田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如大地的指紋;一座座淤地壩穩穩佇立、攔沙淤地……在綏德縣辛店溝水土保持示范園,往昔光禿禿的山峁已披上“綠裝”。

該示范園是我國實施淤地壩、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

綏德縣素有“西北旱碼頭”之稱,是典型的峁梁狀黃土丘陵溝壑區。

195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成立。70多年來,該試驗站堅持以水土保持試驗研究為中心,先后開展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流域綜合治理等方面共600多項專題研究。

如何防治水土流失,不讓大量泥沙涌入黃河,是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的主要工作。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原總工程師黨維勤介紹:“要守住‘水土’,就要守住‘三道防線’。”

哪三道防線?

第一道,梁峁坡地上以修水平梯田為主,結合草田、果園,減少坡耕地水土流失;

第二道,溝谷坡地上以營造灌木林為主,相應發展人工牧草,結合水平溝、魚鱗坑等工程整地,用植被穩定溝坡;

第三道,溝谷中造林的同時修筑防洪、攔泥相結合的大、中、小型淤地壩。

“當前,該流域治理面積達80%,林草覆蓋率在75%以上,生態治理效果越來越明顯。”黨維勤告訴記者,造梯田、建淤地壩、種林草是水保治理的“老三樣”。以前,都是用“镢頭+筐擔運土+石夯”的方式打出淤地壩,費時費力。如今,我國可以實現3D打印技術建造淤地壩,后期需要開展試驗、示范,推廣普及后能夠實現填筑工程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

借助“家門口”的優勢,綏德縣積極推行辛店溝“三道防線”綜合治理模式,新修梯田2.98萬畝,新建攔沙壩100座。綏德縣縣長王誠說:“當前全縣有攔沙壩3005座,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926.8平方公里,較2021年增長14.33%,累計攔截泥沙17.2億噸,山水田、坡溝坬得到有效治理。”

“三道防線”讓荒坡披“綠裝”。該模式在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多個省(自治區)的100多個小流域治理中推廣應用。

榆林水土保持成績越來越突出——自2021年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及種草332.43萬畝,累計實施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淤地(攔沙)壩工程1223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909.99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58.8%……黃土高原成為全國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

創新治理

聲波增雨引來云端“活水”

今秋,在神木市濱河新區街道木瓜樹村,總發生稀罕事兒——隔壁村不下雨,木瓜樹村卻時不時下雨。

這個“局部下雨”的場景,其實是在探索開發利用來自云端的“活水”——空中云水資源。

“空中云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對流層大氣中,可以通過人工催化將云水資源開發為降水。”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浩宇介紹,該項目采用聲波增雨向天“借水”,是對我國人工增雨模式的創新。

作為資源型缺水城市,神木市水資源總量為8.17億立方米,但可利用量僅為3.2億立方米。該項目的落地,有效增加了神木市降水量,緩解了水資源短缺問題。

1個空壓機、1個旋笛發聲器、1個喇叭、1個雷達,就是該項目“所有家當”。

向天“借水”的原理是什么?王浩宇解釋:“就是通過向云層發射特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使云層中的水汽顆粒振動,從而促進水汽凝結成水滴,提高降雨的可能性。”

向天“借水”有何優勢?“與傳統的化學人工增雨方法相比,聲波增雨操作靈活、對環境影響較小、污染少、起效快。”王浩宇解釋,聲波增雨可根據云層實際情況調整聲波參數,可統籌地表需水情況和水利工程布局,實現空中—地表耦合的水資源利用。

“光伏+”、3D淤地壩建設、聲波增雨……陜西省聚焦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更多治理新場景,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態勢,逐步實現從向人要水、向天要水到向黃河要水、向生態要水、向礦山要水、向科技要水的蝶變,綠色版圖向北延伸400多公里。(李旭佳)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