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西安10月19日電(何雙)國慶前夕,西安周至縣獼猴桃迎來采摘期,四野里一派豐收的景象。在周至縣樓觀鎮南寨村,36歲的村民薛聯科正在自家果園里采摘獼猴桃,漸涼的秋風掩蓋不住豐收的暖意,一串串繁密的獼猴桃果子簇擁著掛滿枝頭,清風過處,濃郁的果香漸漸飄散開來。
“過去果園的路不好走。下雨天,又是泥,又是水,機器和三輪車都過不去。現在方便了,曲江新區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宮世峰不僅幫我們聯系修了路,還幫助我們銷售獼猴桃。生產路改善后,到地頭就可以采摘裝運。”薛聯科所說的生產路,是指通往村里各家果園的農用路。“爛慫泥路三尺三,毛桃賤成泥蛋蛋”,這是過去南寨村人對于當地生產路的形象比喻。作為省級貧困村,長期以來南寨村因為農業生產設施落后,制約了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影響了當地果農的增收。
南寨村村民薛聯科正在果園里采摘獼猴桃(9月29日攝)。 何雙 攝
2016年7月,作為國有企業高管的宮世峰,由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選派,到周至縣樓觀鎮南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了讓這個“省定貧困村”早日脫貧,宮世峰駐村伊始,就對村中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摸底調查。通過村民的順口溜,他發現生產路是影響果農增收的一個重要因素。針對這一問題,宮世峰與村兩委班子協商,做出了生產道路建設規劃,并爭取到了75萬元扶貧資金,用于完善當地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曲江新區一次性拿出37萬元,用于南寨村生產道路改善,將水泥路修到家家戶戶的田間地頭。農資運輸和果品外運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僅此一項,預計年人均增收1300元,2017年將為該村增加近190萬元的經濟收益。
南寨村是一個成熟的產業村。擁有1.8畝獼猴桃果園的薛聯科家原本有著較為穩定的收入,日子過得還算紅火。2016年,一場意外的變故,讓他背上了大筆外債,淪為“低保戶”。因為妻子檢查出患有鼻咽癌,而且是晚期,第一次住院就花掉了10多萬元存款,至今,后期治療費每天仍需要100多元。
南寨村駐村第一書記宮世峰(右一)正在和“低保戶”薛聯科交流(9月29日攝)。 何雙 攝
“宮書記駐村以來,經常上門,給我們送東西、講政策,‘一對一’幫扶。我現在就希望獼猴桃能多賣些錢,將來好還賬。”薛聯科說。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宮世峰創新工作方法,在已編制完成的產業幫扶圖的基礎上,對全村各地塊、土壤信息進行劃分,分地塊制作土地信息二維碼,以此作為果農種植獼猴桃的出生證明和“戶口本”。
“通過掃描獼猴桃外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了解獼猴桃原產地地名、土壤信息、種植農戶的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獲取相應品種獼猴桃的糖度等數據,以此確保獼猴桃的果品質量,強化原產地特征,凸顯品種特色,讓消費者成為‘回頭客’,增加果農收入,為果農脫貧以及全村獼猴桃產業發展提供支撐。”據宮世峰介紹,目前第一批二維碼已經制作完成,不日就將為當地農戶種植銷售的果品貼上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