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4月17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常樹浩)4月15日,2025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科學防癌健康生活”義診活動在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航天城院區門診大廳舉行。該院消化病院院長杜立學、泌尿腎臟病院院長武國軍、胸科病院院長張艱、腫瘤科副主任申興勇等十余位學科帶頭人參加,形成多學科聯合診療陣容,為市民提供專業的健康咨詢服務。

義診活動現場各科專家齊聚(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常樹浩 攝)

義診當天,上百名患者拿著自己的病歷、化驗單前來問診,專家們耐心解答,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以最直接的方式為患者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增強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與應對能力。

活動現場專家們正為患者答疑解惑(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常樹浩 攝)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腫瘤科副主任申興勇針對近年來癌癥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的現狀,提出幾條防癌的具體建議: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瓜果,少吃腌制食品;保持運動,每天運動盡量在半小時以上;科學烹飪,推薦蒸煮或燜燉;戒煙限酒;不要久坐;避免熬夜;定期篩查,對于有腫瘤家族史或年齡超過四十五歲的人群,建議做腫瘤相關篩查,比如胸部低劑量螺旋CT和胃腸鏡檢查。盡可能做到早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消化病院院長杜立學表示,消化系統腫瘤威脅著群眾的健康。根據2024年統計的最新資料,消化系統腫瘤在我國居民發病前十位的惡性腫瘤中占據了5個席位: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對于癌癥防治,要防患未然,年齡超過四十五歲以上、患有傳染性肝炎的高危人群在消化道不適時要定期檢查、復查,并及時做好篩查工作,比如B超檢查和一些腫瘤標記物的檢測。對于普通人群來說,平時健康查體也非常重要,入學、入職體檢要認真對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查體可以貫穿人生各個階段,通過有效的篩查、體檢可以改變疾病的預后,保證百姓的健康。

泌尿腎臟病院院長武國軍介紹了機器人手術在泌尿外科微創手術方面的具體應用,對于泌尿系統的三大腫瘤——前列腺癌、腎癌和膀胱癌,機器人微創手術可以減小創傷,有效保護器官功能。他表示,機器人手術未來會往更微創的單孔機器人和機器的遠程操控方向發展,以解決基層醫院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進一步提升救治效率。

本次活動旨在普及癌癥知識,進一步提高群眾防癌抗癌意識,并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除本次線下義診活動之外,醫院還推出了豐富的科普視頻和線上直播活動,持續推進科普宣傳,讓群眾了解腫瘤的風險因素,遠離癌癥。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