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30日,央行公告稱,考慮到月末財政支出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當天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而本周央行持續回籠資金,累計額度達到1600億元。
數據顯示,雖然昨日央行未開展市場操作,但當日實現自然到期后凈回籠300億元。本周央行累計凈回籠1600億元逆回購。并在26日開展了500億元國庫定存招標,中標利率上行12個基點至4.62%。
不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比發現,市場流動性表現整體平穩,周五國債逆回購盤中大幅飆升后,尾盤直線跳水,其中,深市2天期限國債逆回購利率大跌99.99%。
資金面仍維持寬松
資金價格方面,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各期限品種呈現短升長降格局。其中,受季末及清明小長假因素,隔夜和7天品種明顯上行,隔夜品種上行10.9基點至2.6900%,7天品種上漲2.08基點至2.9165%,14天品種小漲1基點至3.8810%。而21天以上品種延續下行,顯示機構對于中長期市場資金面預期依舊樂觀。
華融期貨認為,近期央行資金投放力度并不大,但資金面仍維持寬松,原因可能在于季末財政投放量可觀。另外,地方債尚未大規模發行,對流動性擾動暫時較小。
業內人士預期,在央行“削峰填谷”的公開市場操作下,本季末流動性將平穩度過。4月份隨著一系列監管措施的落地,流動性仍面臨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