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來山西開展“回頭看”,更為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山西提供強大動力。正值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階段,全省各地堅持真改、實改、改到位,開展精準化治理,不搞“一刀切”,聚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新階段,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摒棄“一刀切”的簡單管控,最大限度保障企業正常生產是各地的普遍選擇。11月12日,陽泉市空氣質量遭遇輕-中度污染,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隨之啟動。華越公司副總工程師李世平告訴記者:“以往遭遇黃色預警時,公司的電焊、切割、打磨等多個車間都必須停產,但此次只有噴涂車間停產,企業基本保持正常生產。”這是《陽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后帶來的新變化。華越公司去年同期曾出現過一個月有15天全廠停產的狀況,而今年同樣情況下,原本需要停產的工序,80%都可以正常生產。正是因為不搞“一刀切”,推行一廠一策,陽泉市在確保減排的同時,保障了全市企業最大限度正常生產經營。
精細化治理、差異化管控正成為全省各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特點。11月5日,晉城市出臺《重點行業綠色評估與差異化管控方案》,劃分A、B、C、D四級,得分為A級的企業不予錯峰生產,B級企業錯峰30%,C級企業錯峰40%,D級企業責令全面停產整治。最近,晉城市對16個煤化工企業進行綠色評估,拉出了企業的環境問題清單,提出了具體的評估結果。本次僅對獲得D評級的三家企業被責令全面停產整治,其他各企業均保持正常生產或錯峰生產。同樣,臨汾、呂梁、大同等市也執行了重點行業企業差異化管理,實施了“一廠一策”、引導企業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提前儲備原輔材料、錯峰運輸、提高污染治理設施處理效率等一系列措施,致力推動生態環保進入新階段。
科學施策有力推動著企業發展、環保成效“雙提質”。洗煤產業是介休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得益于全市強力推動的洗煤企業煤棚技改工作,抓好了環保提前量,掌握了發展主動權。介休洗煤企業實現了產量、效益雙提升。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地各大洗煤企業僅用一年時間就賺回了煤棚技改的投資費用。35個洗煤企業產值破億元,7個企業納稅超過千萬元,成為稅收穩定增長的重要來源。煤棚技改之后,洗煤企業環保達標,保證了正常生產,直接穩定了洗煤行業職工5500余人的就業,年人均工資達到3.6萬元以上,保障了近2萬人的生活。與之關聯性最強的汽車運輸業,穩定就業1萬余人,年均人收入超過7萬元,保障3萬余人生活。同時,介休對無能力實施煤場封閉的企業科學處置,盤活閑置土地資源,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供了土地資源和環境容量保障。
在民生領域,各地同樣科學施策,最大限度讓群眾受益、滿意。忻州市在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程中,細化工作方案、有效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群眾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忻州市忻府區播明鎮西播明村屬于禁煤區村莊,全村720口人,在冊戶數270戶,院落155個,煤改氣戶數184戶。前期,區政府和村委強化宣傳發動,通過召開支部、村委干部會,黨員、村民代表會,干部帶頭,黨員帶頭,贏得群眾的積極配合。5天時間內,村民就交齊煤改氣建設集資款100.1萬元。在冬季取暖前,完成管溝開挖420米,管網架空鋪設3000米,入戶安裝184戶。村民老馮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再也不用煙熏火燎燒鍋爐了,一大早起來感覺空氣里都透著清爽。”
目前,全省各地正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開展“回頭看”為契機,積極回應全省3700萬人民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摘掉重污染帽子的強烈愿望。通過綠色導向、動態調整和強化應急等一系列科學措施,眾多企業的觀念也日益由“要我環保”向“我要環保”轉變。(記者段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