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臨河村共3個居民組300戶1600口人,在外經商務工人員占60%以上,主要從事外加劑產業。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60余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2000年開始移民,現已全部完成搬遷,老村全部進行復墾。

臨河村共3個居民組300戶1600口人(萬榮縣委宣傳部供圖)

該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規劃先行、功能優化、服務配套,在2000年規劃時就設計了3條主巷道、19條支巷道。2022年經過和美鄉村建設后,巷道建設開闊疏朗,3條主巷道寬度均為15.7米,19條支巷道寬度均為7米。村莊風格基本統一,著重突出晉南民居風貌。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全覆蓋,一體建成臨河村黨群服務中心、新型職業農民多功能培訓大廳、便民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讓農民群眾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村莊風格基本統一,著重突出晉南民居風貌(萬榮縣委宣傳部供圖)

臨河村的公共服務模式,是萬榮縣功能綜合、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縮影。萬榮縣著眼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下大力氣推進農村“六優”,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優化黨群服務。全縣207個行政村按照“辦公集中化、服務最大化、功能標準化”的思路,全部建成黨群服務中心,實現黨務、村務、服務、商務、醫務、小廣場、曬糧場、大會場、運動場“五務四場”全覆蓋。優化教育供給。

萬榮縣著眼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萬榮縣委宣傳部供圖)

2016年以來共新建公立學校7所,改造鄉村學校166所,努力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加快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優化醫療服務。全縣14家鄉鎮衛生院全部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207個農村衛生室完成“六統一”標準化建設,“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實現全覆蓋,縣域綜合醫改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優化養老服務。建成運行農村日間照料中心107個,在財政補貼支持下,每個老年人每天花費2-3元就能吃到可口熱乎的飯菜,并且享受到醫護住娛一站式服務。優化文化服務。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274個、文體活動廣場128座,為群眾提供書畫、象棋、籃球、乒乓球、圖書閱覽、戲劇排演等公共服務,成為群眾身邊的文化俱樂部、村民會客廳、老人休閑房、青壯運動館、媽媽排演場、娃娃自習室。優化便民服務。實現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便民服務站全覆蓋,推動鄉村食品小經營店備案、食品小攤點備案等149項高頻事項群眾自助可辦,真正做到“民事不出村,村事不出鎮”。

臨河村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萬榮縣委宣傳部供圖)

臨河村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與廁所革命、廚浴革命、鄉村綠化統籌銜接,建成1座日處理200立方米的微生態濾床污水處理站,鋪設下水管道7248米,完成農戶“水沖式”廁所改造320戶,徹底改變了過去廚衛排水靠倒、廁所靠抽、巷道污水雨水亂流的歷史,呈現廢水入管、循環利用的新氣象。

臨河村生活污水治理做法是萬榮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343”模式的具體體現。萬榮縣堅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首場硬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模式,有效實現了農村生活污水區域性集中處理和循環利用。

“三個一點”籌措資金建管網

著眼以“小資金”撬動“大項目”,采取縣級財政投資一點、村集體經濟貢獻一點、群眾自發出資一點“三個一點”的方式,累計投資3.8億元,鋪設與城市標準接軌的鄉村排水管網1100公里,完成農戶“水沖式”廁所改造1.3萬戶,建成村級“水沖式”公廁122座,全面實現雨污分流、污水入管、廢水進站、回收利用。

“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全治理

因地制宜將全縣14個鄉鎮207個行政村分為四大類開展治理,著重選用具有投資少、工期短、易操作、成本低、可循環、生態美等六大優勢的微生態濾床技術建設污水處理站,推動農村污水有效處理。納管處理方式。將城區周邊村、城中村生活污水全部納入城區榮碧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覆蓋解店鎮12個村,受益人口3.6萬人。集中處理方式。對規模較大的獨立村莊,采用集中處理模式,在通化鎮、南張鄉、榮河鎮、漢薛鎮、裴莊鎮5個鄉鎮建設19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受益人口8.4萬人。分散處理方式。對遠離城鎮且居住相對連片的村莊,采用管網并聯、資源整合的分散處理模式,在通化鎮、榮河鎮、裴莊鎮、光華鄉、里望鄉、賈村鄉、南張鄉7個鄉鎮集中建設13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覆蓋33個村,受益人口6.8萬人。資源化利用處理方式。對人口偏少、居住分散、位置偏遠的村莊,一方面結合農村戶廁改造,實現生活污水就近還林還田資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建設小型污水收集池集中轉運治理。

“三項機制”強化管護利長遠

有效破解運維難題,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得好、管得好、運行好”。水質排查監測機制。通過縣級抽查、部門檢查、鄉村自查,定期對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排查檢查。中水回收利用機制。堅持利用為本、長效運行,目前萬榮縣11個微生態濾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年可回收利用中水38萬立方米,總收入17萬元,基本可負擔污水處理站運行費用。日常巡檢管護機制。站點驗收移交后,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明確以鄉鎮、村為責任主體,加強設施運行維護。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