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浦發銀行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2024年,浦發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金融監管總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全面助力提振消費擴內需,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護航中資企業“走出去”,破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堅定踐行“數智化”戰略,保持和鞏固了全面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了改革成效與發展韌性。

鞏固經營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勁

經營效益穩健增長。2024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07.48億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權一次性因素影響后,同比增長0.9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2.57億元,同比增長23.31%。

信貸增量創下新高。2024年末,集團資產總額9.4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5%;其中,本外幣貸款總額(含票據貼現)為5.3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45%。優化資產結構,聚焦重點賽道、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加快信貸資產投放,全年信貸凈增量超過3700億元,創歷史新高。

負債成本管控有力。2024年末,集團負債總額8.7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35%;其中,本外幣存款總額為5.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4%。個人存款占負債比例較上年末提高1.11個百分點,存款穩定性持續提升。強化負債統籌管理,存款付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9bps。

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報告期末,不良貸款余額731.54億元,不良貸款率1.36%,持續實現“雙降”。資產質量前瞻性指標表現良好,逾欠90天和60天偏離度保持在100%以內。風險抵補能力持續提升,撥備覆蓋率186.96%,較上年末上升13.45個百分點,為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

以“五篇大文章”為引領,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科技金融保持領先。深入推進科技金融戰略主賽道,創設“商行+投行+生態”服務模式,用“伙伴思維”重構科技金融服務內涵,陪伴科技企業成長。全國多地落地首批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業務,全力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科技型企業超7.1萬戶,科技金融貸款規模超過6000億元,排名股份制銀行首位,較上年末增長20.48%。

綠色金融厚植底色。建設集成“綠色金融、碳金融、轉型金融”三大產品支柱體系的數智化運營服務平臺。落地上海市首筆轉型金融貸款、深圳市首筆CCER掛鉤貸款、全國首單數據中心綠色算力指數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等業務。綠色信貸余額6256億元,位居股份制銀行同業前列,較上年末增長19.25%。綠色產品托管規模458.53億元,較年初增長12%。

普惠金融走深走實。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和無還本續貸政策,持續健全敢貸愿貸的盡職免責長效機制。普惠兩增口徑貸款余額4657.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6%。拓展多元消費場景,煥新升級數字化循環額度個人信用貸款產品“浦閃貸”,促進惠民生與促消費的有機結合。

養老金融加速推進。推出“浦頤金生”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夯實養老金金融服務,養老金托管規模超4800億元,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加大養老產業信貸投放力度,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產品服務。試點上線智能云柜臺,創新推出智能養老互動大屏,提升銀發客群服務體驗。

數字金融體驗升級。推出以“智、簡、融、惠”為核心的“數字金融服務體系”。構建“一站式+集成式”服務,煥新發布“浦惠來了”、手機銀行APP“雙芯”平臺,聚焦運營流程和客戶旅程,提升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手機銀行簽約客戶數超8700萬。

立足區位優勢,特色業務發展再上新臺階

全力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充分發揮總部在滬、綜合經營、科技領先等優勢,以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積極支持上海地區重大項目和優勢產業,上海分行及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資產規模合計超1.73 萬億元。全面助力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積極參與“互聯互通”與人民幣國際化,“浦銀避險”累計服務客戶約2.5萬戶,“靠浦托管”規模超18萬億元,國利貨幣撮合交易量超過170萬億元。持續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合作,自貿FT貸款規模913億元,同比增長26%。積極參與郵輪旅游示范區和智慧港口建設。服務上海地區科技企業超1.2萬戶,與超過90%的科創板上市企業開展合作。

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金融服務旗艦。持續優化長三角一體化服務架構,強化頂層設計和資源協同,推動信貸資源在長三角地區的暢通流動和高效配置。支持區域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助力長三角打造世界級先進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貸款總額1.8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10%;長三角地區存款總額2.3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7%;存貸款規模均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

發揮跨境金融優勢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離岸銀行、自貿金融、境外分行和海外投行等多平臺的協同優勢,打造“跨境+”服務生態圈,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承接海外企業“引進來”。跨境業務量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長27%;跨境人民幣融資余額14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7%;跨境活躍客戶數突破3.9萬戶。聚勢拓新“浦贏并購”品牌,打造“要并購 選浦發”的市場口碑,境內外并購融資余額2076.25億元,報告期內新發放并購貸款774.88億元。落地紅籌架構過橋貸款、中概股私有化跨境并購融資等多項標桿業務。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報告期末RCEP區域內資產余額同比增幅近50%。

數智賦能重塑服務生態,夯實基礎筑牢風險防線

2024年是浦發銀行數智化戰略的開局之年。浦發銀行將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財資金融“五大賽道”作為戰略突破點,強化數字基建、數字產品、數字運營、數字風控與數字生態“五數建設”,鍛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推動金融服務實現更高層級躍升。

數字驅動賽道突圍。創新研發科技型企業評價體系“五力模型”,以“科技雷達”強化對科技企業創新屬性的掃描能力。自建“浦鏈e融”供應鏈平臺,供應鏈金融累計服務核心客戶較上年末增長133.77%,在線供應鏈業務量近2670億元。打造“智·惠·數”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惠系列”產品規模近500億元。推出跨境浦鏈通、極速匯、跨境商e匯等線上新產品,升級全球司庫、跨境資金池等數智化新功能。構建浦發集團圈和合作圈共促的財富供給生態體系,服務個人客戶(含信用卡)1.57億戶,AUM個人金融資產余額3.88萬億元(含市值)。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2.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集團協同財富管理規模94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浦銀理財總產品規模為1.32萬億元(含受托管理規模),較上年末增加超過3000億元,增幅近30%,位居同業前列。

數字基建夯實底座。深化大數據運用和科技賦能,系統性推進經營體系重塑和數智化轉型重建。踐行金融科技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架構體系正式跨入“分布式+云”階段。全力推進人工智能體系建設及應用,在股份行中率先實現全棧國產化算力平臺+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應用。集團信息科技投入71.6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2%。

數字風控能力提升。迭代升級以天眼系統為核心的數智化風控系統。構建企業級模型風險管理體系,建立模型風險管理三道防線。以“智能評級”與“智慧押品”雙系統驅動,推進核心風險管理工具升級。堅持風險“控新降舊”并舉,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現金清收金額創歷史新高,資產質量不斷夯實。

可持續發展行穩致遠。深入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環境、社會和治理要素全面融入公司治理與經營實踐。優化綠色金融信貸投向政策,扎實推進綠色運營與低碳轉型實踐。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可及性,精準助力鄉村振興。多措并舉保護消費者權益,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加強合規管理與商業道德建設,系統提升可持續發展管理水平。

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為銀行業帶來全新機遇。浦發銀行將以矢志不渝的戰略定力,全面打造銀行業數智化轉型新標桿。把握數智化戰略實施的關鍵落點,構建“算力、算法、平臺、知識”四位一體智能底座,推動用戶增長、服務提能和體驗提升,把“新思維,心服務”做到極致,讓浦發銀行真正成為有溫度、有靈魂的金融機構。(來源:浦發銀行)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