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近乎惡搞的做法,讓人大跌眼鏡。華住集團就此事發表了聲明致歉。并強調“特別提醒”功能是為了記錄下客人的喜好或特殊要求。
給客人加備注,記錄下客人的喜好和特殊要求,這也算酒店方面的人性化服務,但將客人曾舉報過酒店一事也備注在案,顯然變了味。這一定程度上是給客人刻“紅字”,難道只是因為該客人可能會安裝攝像頭就采取特別提防,加以區別對待?
“十一”長假在即,類似現象曝出,再次觸動了公眾對于酒店服務業、景點服務質量、交通安全的敏感神經。全民性集體休假,確實給相關服務行業帶來了不小挑戰。但對于服務者而言,需要做的是盡量彌補這種缺憾,而不是一心想著賺快錢,借助“賣方市場”的優勢渾水摸魚。
越是“黃金周”這樣的特殊窗口,越能夠反映出一個地方的真實服務水平。一定程度上說,出游高峰就是對于服務行業的整體大考。酒店是否干凈,食品是否安全,相關商品、服務價格是否超出合理溢價,這些其實是衡量服務市場健康程度的基礎性指標,而不是高標。更不能因為是特殊節點,就否認堅守底線和基本市場秩序的必要性。
當前適逢擴大內需和助推消費升級的關鍵階段,而長假中的旅游服務市場,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版塊。要鞏固游客的消費信心,就不能縱容“坑客、宰客、欺客”現象的存在。培育消費者的信任并非易事,但要破壞則很簡單。
以酒店服務業為例,由于近兩年從經濟型連鎖酒店到大牌星級賓館服務、衛生“丑聞”的多次曝光,“酒店床單千萬別用”“出游自帶燒水壺”的觀念和行為愈發普遍;而一些地方由于“宰客”、黑導游亂象頻發,旅游熱度也出現了降溫。類似消費者“自救”和“用腳投票”行為的本質,其實就是市場信任危機。其對行業和地方的長遠影響,不可不察。
中國的旅游市場服務水準,應該匹配游客的出游意愿和熱情。相關監管部門也該做足預案,對于市場和行業中的“老鼠屎”就該不含糊,“黃金周”才能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