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高考結束之際,云南昆明昆三中高三年級學生在老師們的組織下,以班對班的方式將自己的學習用品、教科書籍、教輔材料等對學弟學妹學習有幫助的物品,贈送給學校下學期即將升入高三的學弟學妹們。(6月11日《都市時報》)
多年來,撕書成為不少高三學子不成文的“傳統”。每年高考前夕,全國不少學校都會出現學生集中撕書、紙片紛飛的畫面,引起不少爭議。對撕書學子來說,這似乎是減壓的一個辦法,但對保潔員而言,這要付出額外的辛勞去打掃。不久前,就有一位南充的高三女生為了同學撕書向保潔阿姨道歉。
其實,高三學生撕書并不是制造垃圾這么簡單,更浪費了有價值的學習資料。可能在高三學生眼里,自己用過的教科書、教輔材料已經成為廢紙,“撕撕無妨”。但對于即將進入高三的學生來說,師哥師姐們使用過的書籍和資料,具有極大的學習參考價值,撕了特別可惜。
昆三中正是意識到這些教科書和教輔材料的再利用價值,而開啟了另外一種傳統——贈書傳統。筆者以為,這種“贈書傳統”對于“撕書傳統”具有多種啟示,從學校到老師再到學生,甚至教育主管部門,都可以從這種“贈書傳統”中受到啟發,成為一種好傳統的發揚者。
啟示之一:“撕書”變“贈書”需要學校積極作為。雖然高三年級學生即將畢業離校,雖然書籍和學習材料是學生的私人物品,但學校可以通過引導、組織,讓高三學生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私人物品貢獻出來,轉贈給需要的人。假如不是學校積極作為、老師合理組織,這一好傳統難以形成。
對學校和老師而言,與其放縱高三學生瘋狂撕書,不如通過贈書活動給學生減壓。組織一次有意義的贈書儀式,讓高三學生親手把自己的書籍資料交給學弟學妹們,有時也能起到一定的減壓效果,因為曾讓他們壓力山大的書籍資料由此“消失”了,而儀式感又能幫他們淡忘一些高考的壓力。
啟示之二:不僅是書籍資料,凡有幫助的物品都可贈送,這既能幫助準高三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降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成本。
啟示之三,這是一種好的精神傳承和激勵。準高三學生獲得師哥師姐贈書之后,不但能從書本資料獲得學習重點、學習經驗等知識,也能看到師哥師姐們奮斗的軌跡,這是一種無言的激勵——這或許比老師、家長很多鼓勵的話都管用。一些書籍里還有學長們的祝福,這更是特別的激勵。
當準高三學生接過師哥師姐們的“贈書”,除了利用“贈書”價值之外,還有責任把“贈書”精神傳承下去。這種愛心持續傳遞、知識縱向分享的精神,顯然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筆者真心希望其他學校能看到“贈書傳統”的價值所在,并借鑒這一做法。(豐收)
編輯:
林馥榆
關鍵詞:
上海;贈書;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