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花板下不吸煙”終成法定規范。新版《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將于3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規,上海的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都將全面禁止吸煙,取消所有室內吸煙區,被很多人稱為“最嚴禁煙令”。
其實,“禁煙令”,古已有之。早在明末,崇禎曾兩次頒布“禁煙令”。《玉堂薈記》記載,“己卯(即公元1639年),上傳諭禁之,犯者論死。”《南亭四話》中也記載,清康熙皇帝曾賦“禁煙詩”:“碧碗瓊漿瀲滟開,肆筵先已戒深杯。瑤池宴罷云屏敞,不許人間煙火來。”雍正、乾隆等也都曾發過禁煙令。古代“禁煙令”雖然多,卻從來沒真正禁住過。
那么,如今的“禁煙令”能有效落地嗎?市民正熱切地期待著。也許室內餐館、酒店等公共場所,煙霧繚繞,混沌不堪的現象不會再有了,但零星的吞云吐霧未必能杜絕。最大的原因就是煙君子的“傳統習慣”。俗語說“煙酒不分家”,待人接物,煙酒搭橋是歷年的傳統,煙癮者不吸煙,談何容易;對有些土豪來說,罰款上百元不足掛齒。據說,有的人干脆準備罰款,來一句“我有癮了,怎么著?”另一個原因是面廣點多,現行難抓。比如,成千上萬餐飲單位、酒吧及娛樂場所,那點執法力量夠嗎?
確實,“禁煙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地,很可能成為一紙空文。如何讓“禁煙令”落地?這考驗著政府的管理智慧、企事業單位的決心和公民的自覺誠意。
要充分發揮媒體輿論導向作用。一要大力宣傳吸煙的危害性。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曾指出,“一個餐廳里只要有5個人吸煙,室內PM2.5值就會飆升至1200左右——比污染特別嚴重的日子室外 PM2.5 值高出2.5倍。”吸煙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害己損人,吸煙者更易感染結核病、肺炎等;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通報,全球煙草流行每年會導致約600萬人死亡,其中60多萬人是二手煙的“犧牲品”。二要大力宣傳移風易俗,破除待人敬煙,吸煙提神的傳統說法。尤其是要有效遏制公款買煙。三要大力宣傳政策法規——目前仍有人不知道“禁煙令”,或認為結婚、喬遷等“特殊場合”還是可以“通融一番”。對此,輿論顯然要多加引導,凝聚更多文明共識,乃至形成天花板下“禁止吸煙,人人自覺”的氛圍。
政府部門能否建立長效統一的指揮和監督體制?“禁煙令”并非只是衛計委一家的事,社會各部門、各方面都應通力合作。黨團組織、工青婦要齊抓共管。比如,民政部門在結婚登記時,也可以請新婚夫婦簽署在結婚儀式上不敬煙、不吸煙的承諾書。還要像禁放煙花一樣,建立一支健全有效的社會監管隊伍,與執法部門聯動。
要將嚴格執法和創新點子結合起來。嚴格執法,就要像禁毒、禁酒駕、禁放煙花一樣,有誰以身試法,就嚴查嚴懲,并能否記入“黑名單”,受到制約?比如,中國鐵路總公司出“重拳”整治乘客吸煙行為。吸煙者除接受處罰外,還需簽訂協議書;再違者,將被暫時禁乘動車。另一方面,也要創新點子,許多單位控煙措施值得借鑒。如上海創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全面禁煙。請中醫醫院的醫師定期指導,通過中醫療法緩解戒煙帶來的不適癥狀。這樣的好辦法,能否再多一點?
室內全面禁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來自法律法規,也來自公序良俗。時下要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讓“禁煙令”有效落地。唯有真正落地,久而久之,才會下自成蹊、匯流成河,成為公民一種習以為常的文明,當禁煙成為上海人民共同遵守的規則,“史上最嚴”的“禁煙令”,一定會有別樣的光彩。(徐新明)
編輯:
林馥榆
關鍵詞:
上海;禁煙;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