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6月5日消息(記者 通訊員劉彬)明天(6日)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旨在加強全民愛眼意識,提高民族健康素質,重點關注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兩個群體。

青少年兒童要科學預防(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  且呈低齡化趨勢發展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 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兒童青少年近視已成為中國視力損傷的主要原因。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近視呈低齡化發展,大多數是因用眼習慣等后天因素造成的。

  7歲的小明(化名)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2個月前,他的父母發現小總是習慣性皺眉頭、瞇眼睛。起初,父母以為是孩子的壞習慣沒在意,但時間久了,怎么也糾正不過來,而且孩子總是說眼睛累。于是父母近日帶他來到上海仁愛醫院眼科檢查。

  該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魏戈宏介紹說,經過臨床驗光等系列檢查,發現小明雙眼散光+近視250度,屬于真性近視,需要配眼鏡。

  原來小明喜歡玩手機,尤其愛長時間打游戲;同時也喜歡看電視,一看就是半小時到1小時,父母工作忙,也無暇顧及,爺爺奶奶溺愛不會去制止,于是才造成了嚴重后果。

  近視不可逆 科學用眼做好防控

  專家介紹說,臨床像小明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5歲的小剛(化名),1歲多就開始看手機。父母說每次孩子哭鬧,大人就用手機放動畫片給他看。這幾年,手機、ipad、電視都要看,小剛已成為300度的近視眼。

  為什么小小年紀就近視?“這與小朋友的用眼習慣有很大關系。”眼科副主任醫師魏戈宏說,“近年來,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有些1歲的孩子已開始接觸手機、電腦,平時不注意用眼習慣,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用眼負荷加重,這也是我國青少年近視高發的主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若沒有注意防范,近視也會逐漸加重。”

  另外,缺少戶外活動、睡眠不足、挑食、坐姿不端正等都可引發近視。眼科專家介紹,一般來說,10—13歲是近視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齡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狀肌的調節功能紊亂,從而成為近視眼。

  專家提醒,近視不可逆。當發現孩子近視后,應盡早進行干預,避免成為高度近視,選擇科學的方法來控制干預,定期復查。

  同時專家指出,近視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調查表明近距離用眼越多,近視發病率越高,并非完全是遺傳因素。而孩子的近視大部分是后天環境因素導致的,因此關愛孩子眼健康,大人要引起充分重視,做好科學引導示范作用。

  此外,注意用眼習慣是預防孩子近視、控制近視發展的根本。要讓孩子科學使用電子產品,如每近距離看15-20分鐘就要休息,改變用眼節奏,讓眼睛張弛有度;還要堅持戶外運動每天至少兩小時,讓眼睛感受紫外線;讀寫姿勢要正確,課間10分鐘一定要出去教室外休息遠眺;均衡營養,不挑食,少吃甜食;每天要保證9—11小時的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