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6日消息(記者楊靜)“在保證8位整型的精度下,每秒最快能計算181幀(張)圖片/視頻,并且將人工智能(AI)算法從訓練部署到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依然不損失算法的精度。”肇觀電子創始人馮歆鵬說。

  從2014年開始,當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芯片作為下一個科技和經濟增長點的時候,無論是學院派還是科技寡頭都高舉著名義運算力這面旗幟(例如:算力10TOPS = 每秒運算10萬億次)來研發AI芯片。但馮歆鵬認為,AI芯片是否適合使用,名義算力并不是衡量智能視覺處理器的最重要的標準,芯片利用率才是優化指標。

  芯片利用率具體體現在哪里?馮歆鵬解釋說,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芯片性能利用率衡量標準就是:在運算圖片的時候,既要保證圖片的精度(準),又要保證運算的速度(快),是否又“快”又“準”。以基于人臉識別的AI技術做的智能門鎖應用場景為例,如果識別不準,門鎖會把家庭成員拒之門外,或者對陌生人敞開大門;如果識別不快,會讓人在門外等很久,體驗感變差。

肇觀電子N1系列芯片(央廣網發 肇觀電子供圖)

  在最初的技術戰略選擇上,肇觀電子直接切入解決“利用率”這個AI芯片的核心痛點。馮歆鵬表示,一顆芯片投片的成本是巨大的。芯片設計好了以后投片生產,就如同一個孩子生出來以后就無法做任何更改一樣,“產前” 需要不斷的做 “產檢” 來盡可能準的知道這個“孩子”(芯片)是否健康,這些 “產檢”工作在芯片行業的專業名詞叫做仿真驗證模型。

  有了仿真驗證模型,在第一代芯片設計中,模型所預言的芯片利用率是85%,可是最初的設計方案仿真結果只有75%左右。當時市面上所能見到的類似芯片實際利用率也差不多是這么多。為了能逼近理論預測,肇觀電子CTO周驥帶著幾十個工程師連續奮戰5個月,將利用率從75%一步步提高到83%左右……最終分析結果是,還有2%左右的差距是由于模型沒有考慮電路板設計的一些問題。

  大學離市場太遠,企業又想賺快錢,這其實就是創新型企業的一個“痛點”,不愿意搞基礎研究,不愿意忍受基礎研究的長期寂寞,不愿意等待艱難漫長的投資回報,就不能在底層技術上實現真正的創新。“為了獲得突破性成果,立志做核心技術的公司必須得沉下心來搞基礎研究,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檢驗理論。”馮歆鵬表示。

  攻破了這些技術難點,到底能干什么?馮歆鵬表示,比如在智能安防領域,建設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是實現城市安全和穩定的重要基礎,是“平安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載體。傳統的安防監控只能達到“看得見”的功能,而肇觀的芯片應用到智能安防領域,能夠讓攝像頭“看得清”“看得懂”,極大提高識別效率,把大量重復簡單的工作留給機器去解決。

  比如在輔助駕駛領域,車艙內置攝像頭可以監測司機是否在駕駛過程中出現說話、打電話、打瞌睡等情況,不僅能提醒司機,也可以直接聯動到公安機關,提示交通事故風險。外置攝像頭可以識別馬路上的行人、標線、紅綠燈,需要非常及時準確的提示或直接幫助司機避障或制動,否則,慢了一秒,都會提升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這就回到了前面提到的,“快”是考核計算機視覺AI芯片性能的關鍵指標。

  在無人零售領域,傳統的自動售賣貨柜使用的是重力傳感器,對應的價格是根據每一件商品的重量來事先預設的。當顧客取走某一件商品的時候,系統會根據減少的重量,核算出相應的價格,再進行扣款。然而,從技術上,重力傳感器需要經常校準;從成本上,重力貨柜成本高昂。換一種技術,安裝了計算機視覺AI芯片的攝像頭,可以通過對商品外形的識別來扣款,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對識別精準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物體識別算法在實際運行中有1%的精度下降,貨損率和運營成本就會大幅增加。這就意味著 “準”是考核計算機視覺AI芯片性能的關鍵指標。

  “在這個新興的領域,大公司和小公司其實是在同一起跑線上。”馮歆鵬表示,與大型公司相比,肇觀電子更加靈活,決策鏈條更短,對于市場需求反應更快,試錯成本也更低。“我們希望能在自己的領域中,時不時給市場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