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29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為學習貫徹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精神,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講述上海各行各業特別是醫療衛生領域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進一步凝聚砥礪奮進的力量,上海市委宣傳部會同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共同組織舉辦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

報告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

  今天下午,首場報告會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舉行。報告會聚焦上海市醫療衛生戰線與事件賽跑、與病魔搏斗的感人故事,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上海市第一位逆行武漢的醫療人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鐘鳴,第二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長、浦東新區浦南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曉靜,第三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第八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護師戴倩,《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導演、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工作室負責人范士廣,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曉冬,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8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是在1月24日晚上接到緊急通知的。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領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說:“大家毫不猶豫地放下年夜飯的筷子、告別親人,趕赴機場。僅僅用了不到3小時,來自52家單位、共135人的首批援鄂醫療隊集結完畢,這就是‘上海速度’!”

  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90后護師戴倩說:“很榮幸代表上海458位援鄂的90后護士,代表火線入黨的55名90后的醫務工作者,匯報我們在疫情和考驗面前,用青春的力量展現青春的擔當。有人說90后是‘來不及斷奶的媽寶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其實我們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胸膛里有著一份家國情懷!”

  除了開赴前線的醫療隊員,在上海后方,一場同樣艱難的保衛戰幾乎同時打響。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25萬醫務人員緊急動員,公共衛生中心和兒科醫院兩所定點醫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個集中”原則收治患者。 由全上海醫療專家組成的重癥醫學、ECMO、CRRT、呼吸治療、中醫及心理5個頂尖團隊,高級別常駐專家和公衛醫護近千人24小時駐守,負壓病房內外視頻查房甚至幾十個專家同時在線。

  基于臨床證據、科學討論,充分權衡、中西醫結合辯證,才使上海重癥、危重癥發生率不斷降低。在此基礎上,上海團隊不斷地創新,提出了合理的抗病毒治療方案;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在我們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方案完全不一樣,嚴格遵循“一人一策”。最終,凝聚了上海團隊心血的“上海方案”一經出臺,就獲得了國際認可。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一夜成名”讓他很意外。“當時我面臨選擇:是默默地退回去、專注已經非常繁忙的醫療救治,還是繼續發聲?那個時候,‘華山感染’公眾號已經發表了幾篇影響力上千萬的文章,很多人留言,張醫生,看到你這么說我就不慌了。這堅定了我們繼續做科普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發生以來,上海1649名義務人員逆行出征,馳援武漢,7.8萬名醫生、9.7萬名護士、近3000名疾控人員勇于擔當、奮戰一線,為上海,乃至全國抗擊疫情做出重大貢獻。同時,2400萬上海人民顧大局、識大體,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守望相助、聯防聯控,構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首場報告會后,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團將于10月陸續舉行后續報告會,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此外,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名單今天公布,包括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000人、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300個、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100人、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