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1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李沁園)紅印和藍印馬克思半身肖像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早期版本書影,透射著這本“小冊子”穿越百年的真理光芒;用鉛筆繪制的陳望道還是未及“三十而已”的年輕模樣,一手奮筆疾書,一手拿著沾了墨汁的粽子,“柴屋勤譯”的場景被高度還原;右上角,位于上海市楊浦區國福路51號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見證著他在復旦長期工作的歲月和復旦人對老校長故事的代代講述、對“宣言精神”的忠實傳承……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將于8月22日首發

  這枚《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將于8月22日在上海、義烏兩地首發,上海首發活動在《共產黨宣言》展示館舉行。郵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由著名郵票設計師李晨設計完成。50*30毫米的方寸之間,“真理之甘”和“信仰之源”登上“國家名片”。

  郵票背后的故事

  一天,一個小伙子在家里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著說:“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結果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伙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他沒喝,把那個墨水給喝了。但是他渾然不覺啊,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就是陳望道。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時勉勵他們說,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你們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時間回到100年前。

  1920年3月,陳望道攜帶《共產黨宣言》英譯本和日譯本秘密回到了家鄉義烏分水塘村,仔細研究翻譯《共產黨宣言》。他將家里大門西側僻靜的柴房作為工作室,聚精會神地研讀著《共產黨宣言》,字斟句酌地翻譯每一句話。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陳望道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用了平時翻譯五倍的功夫,終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全文翻譯工作。

  《共產黨宣言》全文譯稿完成后,陳望道應邀來到上海《星期評論》編輯部擔任編輯。他委托俞秀松將《共產黨宣言》全譯文交陳獨秀校閱。隨后陳獨秀又將《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文轉交李漢俊校閱,陳望道作最后修訂。1920年8月,經多方努力,《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這是國內第一個公開正式出版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為什么這樣設計?

  “為了讓畫面更為生動和感人,我設計了陳望道一手執筆工作,一手拿著棕子的情景。他微低著頭,表情嚴肅地專注于譯稿,吃棕子成為了他下意識地動作。這個場景讓人感到他已超然于物外,‘真理’感動和鼓舞著他。柴屋破敗,山區早春的寒風肆意躥進屋來,他渾然不覺。縱是一豆燈火,卻如沐萬丈光芒。”

  郵票設計師、魯迅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李晨熟悉紅色經典題材的創作,由其設計的2016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榮獲第36屆全國最佳郵票獎。受邀設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后,李晨詳細研讀和梳理《陳望道生平事跡展》資料,并對《共產黨宣言》內容作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初步確立了設計方案。“設計的重點是通過描繪陳望道先生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工作場景,在方寸間再現《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誕生的光輝歷程。”

  郵票正在設計過程中,好消息傳來,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了!李晨備受鼓舞,并在設計中加上了《共產黨宣言》展示館的形象,讓位于上海的陳望道舊居和位于義烏的陳望道故居遙相呼應,延展陳望道先生工作和生活的經歷,“也是我們向這位偉人致敬的最好方式”。

  “每個時代都需要信仰,真理是我們永恒的追求。”在對這枚郵票的設計中,李晨為望道精神而深感震撼。他說:“陳望道先生懂得《共產黨宣言》的偉大,他以忘我的精神,擎起了馬克思主義旗幟,喚醒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春天。我懂得陳望道先生的偉大,愿以畫筆表達敬仰,描繪先生風采,幫助人們讀懂偉人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近距離感受偉人事跡;愿做紅色經典的傳承者,讓人們在一個世紀后的今天,銘記先輩功績,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

  他很期待來到復旦大學,來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來到望老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進一步學習望道故事,感受“宣言精神”,體悟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