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央廣網發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供圖

  央廣網上海3月7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陳健)今天(7日)下午,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80余名患者與醫護人員依依不舍地告別,其中20余名被武漢市各區的大巴車接往社區隔離點,另外50余名由醫護人員陪同被送往雷神山等定點醫院。明天,該方艙醫院將正式休艙。

  “慢點。”“你們辛苦了!”“早日康復”“回去記得戴口罩啊!”......一輛一輛小推車上堆滿黃色的、藍色的、彩色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包袱,其中一輛小車上還放了一只大大的變形金剛。原來,這是艙內工作人員送給最小的9歲患者的玩具。大家魚貫而出,最后一名黃色羽絨服的阿姨,依依不舍地與護理她的護士告別,一步三回頭:“再見!辛苦你們啦!”

 

  東西湖方艙醫院是武漢市最早征用改建的3家方艙醫院之一,是規模最大的一家方艙醫院。2月9日夜開始收治患者以來,共收治了1700余名輕癥和普通患者,先后匯聚了來自上海、新疆、寧夏、廣東、江蘇、武漢等十余支醫療隊、1100余名醫護人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的55名隊員,是最早到達并一直堅守的醫療隊之一。

  據悉,該醫療隊所在的B廳,醫生既是患者診療的責任人,還經常充任患者家務事的“保姆”和聯絡官。誰家親人暫時聯系不上了,誰回去沒地方去了,誰家孩子一人在家,甚至誰家孕婦生產沒人照顧,等等,只要醫療隊員知道了,就會想盡辦法去解決。

  該醫療隊經歷了方艙醫院從無序到井井有條,到醫患一家親的變化過程。雷撼領隊與孫貴新主任等頭腦風暴,想出了獨特的管理方法,迅速將醫患關系變成了“親戚關系”。方艙B廳醫務部負責人孫貴新教授介紹,這種方法最早在我們醫療隊所在的B廳開始實施,我們稱之為醫生的“責任田”與“自留地”制度,即:在總體三人小組(一人總負責,一人管醫生,一人管護士)之下;B廳415名患者,設置4個責任大區(責任田),每個值班小組當班時主要管理、診治約100名患者;另外,值守責任田的醫生,每人認領10名左右的患者(自留地),并與其建立微信聯系,無論當班與否,患者有問題都可找他(她),由該醫生負責到底。這項制度實行之后,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很快就被兄弟艙區借鑒應用了,各醫療隊隊員們都與患者建立起親人般的關系,出艙之后熱線繼續,想看個片子問個藥、沒啥事只問候的:很熱絡。

  有患者說“這里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廣場舞特區”。方艙里的患者唱歌跳舞、做呼吸操的地方很大、參與者越來越多,還有圖書角,很好地滿足了各種需求,因為大家持之以恒的努力,患者焦慮、憂傷等情緒漸漸得到了很好的緩解。

  艙內患者中的明星不少:隨便什么音樂就能跳出優美舞姿的阿姨、名叫“新晴”的抖音網紅、那位看見啥了都伸手幫的警察......

  醫療隊領隊雷撼表示,近一個月的方艙醫院運行表明:黨中央的決策十分英明。雖然最初我們開艙時情況有些無序,各醫療隊的診療也存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但隨著方艙醫院領導、專家層迅速擬定的一項項制度、措施出臺,我們的運行很快正常了。比如CT,醫生提看法,艙內專家組會商,還存在分歧就遞交專家委員會會商。他說,這其中,我們的隊員們發揮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