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余)今天(7日),為期兩天的“2019第二屆中國鄉村振興新模式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臨港新召開。

  據了解,本屆研討會由蘭桂騏農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聯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市園藝學會共同主辦。研討會主題為“數字農業助力科技興農”,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的平臺,攜手來自國內外農業高校、涉農企業、農業科研機構、地方政府等單位,共同探討數字農業發展方向和未來機遇,分享數字農業技術和解決方案,共建和諧共贏的產業生態。

    

  蘭桂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衛華(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蘭桂騏農業科技董事長董衛華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八年時間的磨礪,蘭桂騏現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并快速成長的農業科技公司。作為主辦方之一,蘭桂騏衷心希望大家在兩天會議中能有一個充分而友好的交流。隨后,荷蘭瓦赫寧根大學Alfons oude Lansink教授、上海農科院研究員張永春分別致辭,為大家介紹了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及上海園藝學會的基本情況。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昕、研究員劉劍在致辭中介紹了我國航天技術取得的豐碩成果,并表達了將衛星遙感勘測等先進航天技術運用于農業領域的期盼。

  “數字農業是現代農業的核心和標志。臨港新片區熱烈歡迎新興農業企業及各行業創新企業扎根臨港。”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人民政府鎮長胡志強當日在研討會上表示,臨港新片區將為像蘭桂騏農業科技這樣在傳統行業領域勇于創新,探索中國農業數字時代的新銳企業提供更加優越的配套政策、基礎設施及營商環境。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Alfons oude Lansink教授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荷蘭園藝的動態效率分析”的主旨報告。他從企業調整成本的角度對荷蘭溫室公司的動態技術效率(dynamic technical efficiency)做了效率評估。研究結果表明,能源和農資是現今溫室生產中利用效率最低的兩個生產投入。同時,高效的現代溫室具有較大的投資效益。

  在關于“日本數字農業的現狀”主旨報告中,日本南九州大學環境與園藝學院陳蘭莊院長圍繞日本、中國及美國在AI技術上的研究開發能力和人才培養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他指出AI是實現數字化農業的重要技術,而培養AI技術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潘迎捷教授作主旨報告(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蘭桂騏農業科技專家委員會主任潘迎捷的報告介紹了“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情況”。報告中提到,為實現2022年基本實現上海農業農村現代化,上海仍需加強探索實踐,其中的重點工作包括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啟動鄉村振興示范村試點工作,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及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等。

  上海航天智慧能源“8761”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唐繼旭結合“航天智慧能源在農業中的應用”作了精彩報告。他介紹了智慧能源及其應用場景,實際的應用案例顯示出智慧能源在節省能源開支方面存在巨大潛力。在農業應用方面,為溫室按需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能源是智慧能源發展的重要分支,這樣的應用模式體現了軍民融合的農業發展新動向。

  蘭桂騏農業科技商豪律在題為“數字農業的現狀與未來”的主旨報告中指出,數字農業包括實時監測、信息獲取、信息系統、模型模擬四個模塊,隨后他以蘭桂騏大田生產基地模型為例,介紹了數字農業技術應用的具體形式。

  據介紹,與2018年蘭桂騏首屆研討會相比,本屆研討會規模更大,專業學術性更強,涉及科研領域更加多元化。研討會期間,還將舉辦“設施農業”、“數字農田”、“農業產業鏈”三大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