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人就像自己的親人”
仇玉娟和老人同吃同住,堪稱24小時“極限護工”。 /晨報記者 徐妍斐
在保寧路一家養護院四樓的一間房里,住著多位耄耋老人。大年初一,老人們的子女紛紛前來看望老人。其中,王先生在順手整理90多歲母親的被褥時,意外發現了一只紅包,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200元。各床位一交流,發現每位老人都收到了這樣的紅包。
這些紅包來自——該房間52歲的看護仇玉娟。
24小時“極限護工”
仇玉娟在這家養護院,共負責兩間房八位老人的照料工作。
這是一家結合了醫療和養護的養老機構,被送到這里的老人往往高齡行動無法自理。
仇玉娟負責的這八位老人,過半都是90歲以上,剩下的也在80歲以上。因為腦梗或腰椎問題等疾病,他們每天都躺在床上,其中狀況最好的一位阿婆,也只是能坐起來而已。“昨天我看見紅包后,真的很感動。”王先生對晨報記者說,“八個老人,就是1600元。她收入也不高,卻能給每位老人準備紅包,甚至給過年來看老人的曾孫輩小孩子們紅包。”
仇玉娟說,感覺老人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她也的確做到了這點,把自己的整個生活都奉獻給了護工工作。
她和老人們同吃同住,就睡在這間房間的折疊床上,堪稱24小時“極限護工”,一年到頭幾乎沒有休息日。更為難得是,即使如此,她也沒有絲毫怠慢厭倦,而是日復一日地給老人最細心周到的照料。
曾被老人嚇得不輕
仇玉娟來自盛產大米的江蘇射陽,原本在家務農,十多年前來到上海。當時,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養老院的護工。
仇玉娟說,剛開始做護工沒多久,她還差點放棄這個工作。當時,她也是和老人們同宿一間房。有一天半夜,她一睜眼,發現一位老先生居然坐在她的床邊!這把她嚇得不輕,連護工都不想做了。
養老院的管理人員安慰她說,很多老人腦力退化,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需要護工更多的包容和關心。
仇玉娟思來想去,決定還是繼續把這份工作做下去。這一做,就是十多年。
把老人當親人照料
如今,她每天要給八位老人一天三頓喂飯,喂香蕉、喂牛奶……
八位老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處理便溺是最臟的活,仇玉娟說習慣了就好。為了防止老人得褥瘡,每兩個小時就要幫忙翻一下身。
即使是冬天,仇玉娟也每隔一天就會給老人更換干凈衣服。即使老人們長期臥床,有些眼睛看不見,有些無法開口說話,但在仇玉娟眼里,老人還是有著各自的性格特點。
“我房里的老人特別愛干凈,有的房間一周給老人換一次衣服,但我這里隔天就要換。”一次,她剛給一位老婆婆換了衣服,老婆婆女兒喂水時把衣服打濕了,她就立刻又給老婆婆換了套干凈的。
平日里,她對老人們噓寒問暖,摸到有出汗的,就關了空調通風;要換尿片怕老人冷,又把空調打開;誰指甲長了就要修剪……前陣子,有位老人發燒40℃,她就徹夜不睡地陪護。
不僅如此,她還自學了許多技能,比如理發,“承包”了這八位老人的發型;她還學會了量血壓,最近王先生的母親血壓不太穩定,為了安全用藥需要每天量血壓,她也自告奮勇地承擔了……
臟并累但樂在其中
今年過年,仇玉娟沒有回老家。“家里沒什么大事就不回去。”春節里隔壁房間的護工回去了,仇玉娟還要幫她兼看一下隔壁的老人們。
仇玉娟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她喜歡這里的熱鬧。曾經有人高價想請她去家里當私人護工,她謝絕了,“怕悶壞了”。
雖然做著在大眾眼中又臟又累的活,但是仇玉娟樂在其中,并認為“也沒有日曬雨淋的,比種地輕松多了。”
仇玉娟看護老人,一個床位每天30元,都是她辛勤的勞動所得。今年給老人們自費包了紅包,不僅子女們感動,一位94歲的阿婆也感懷不已,說不好意思拿仇玉娟的紅包,要女兒還禮。
以真心換真心。在老人的子女眼里,仇玉娟是個非常勤勞的人。“有些人對自己父母都不能做到這么耐心細致。懶怠的人是做不了好護工的,我們能遇到她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