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眼中的上海什么樣?中國人眼中的上海什么樣?外國人眼中的上海什么樣?這一連串的問題,或許將在豫園老城廂找到答案。2018上海兩會現場,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總裁徐曉亮帶著對豫園老城廂未來發展的思考,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他建議,作為海派文化發祥地與民族品牌聚集地,豫園老城廂應打造上海品牌產業和重大文化功能疊加互補的集聚區,成為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的標桿地區,承載起更多的歷史使命和核心功能。
主題升級業態優化,打造上海人自豪的“文化之根”
于九曲橋上信步觀景、在老字號里愉悅味蕾幾乎成了每一個到訪上海的中外游客必不可少的游覽體驗,但豫園老城廂久負盛名的背后,也有著不少急需面對的問題:缺乏特色的旅游商品、陳舊落后的公共設施、擁擠無序的游覽環境……這些難免給慕名前來的游人留下些許遺憾。對此,徐曉亮建議通過主題場景打造與業態優化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豫園老城廂的體驗與服務,樹立上海文化標桿形象。
“以九曲橋廣場為中心打造可品味的傳統街區‘豫園舊里’;調整優化休閑娛樂業態與游覽動線以實現‘豫園漫步’;開發開放高區景觀平臺及空間,讓游客得以欣賞‘空中豫園’。”徐曉亮建議充分挖掘豫園老城廂數千年來接續傳承的民俗、節日、飲食、園廟、建筑、語言,完整保留城市記憶和文脈特色;同時在新開發地塊引進國際一流的文化場景構建,提供富有創意的產品內容。
“上海人眼中的上海,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繁華大都市,更是充滿煙火人情的故鄉,如果有人問起哪里最有‘上海味道’,希望作為城市文化名片的豫園老城廂能夠給出答案。”徐曉亮如是說。
“上海品牌”復興回歸,樹好中國人稱贊的前沿“風向標”
以往,上海貨是品質的代名詞,來上海購物、買上海牌子一度成為潮流。遺憾的是,曾經輝煌一時的上海品牌有不少已褪去光環,甚至永遠退出歷史舞臺。老品牌的沒落令徐曉亮痛心,也讓他著手思考“上海貨”的復興。
“品牌要永葆活力,除了本身必須具備魅力,更重要的是與時代接軌,要以現代手段時尚演繹傳統經典。”徐曉亮認為,過去,上海貨的走俏,從根本上說,是大眾對上海制造的信任,在新的環境下,工匠精神的傳承也應站上全球高度,科技引領下的智能制造應成為新潮流。
“作為上海老字號匯集地的豫園老城廂,理應擔起上海品牌復興回歸的重任。”為此,徐曉亮提出打造上海品牌旗艦級聯合體,相互賦能、攜手發展。與此同時,在聯合體周邊,加快落實上海“文創50條”,催生小而精的創意園區,為年輕的本土設計企業和新銳設計師提供發展的有利土壤。通過客戶端的消費體驗來影響制造端的生產加工,從而催生更多、更新、更潮的“上海制造”。
“中國人眼中的上海,應如過往,是前沿的風向標,而位于城市中心的豫園老城廂,則應成為潮流上海的‘驚鴻一瞥’。”
傳統經典現代演繹,洞見外國人向往的“卓越城市”
清新雅致的古典建筑、人聲鼎沸的商業街區、精彩紛呈的民俗活動……這是豫園老城廂帶給每一個到訪的外國人最直觀的感受。在徐曉亮看來,豫園老城廂能夠表達的,遠不止于此。
徐曉亮建議,對照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定位,將豫園老城廂打造成為上海購物標桿地區之一。他認為:“人人向往的購物天堂,絕不僅限于傳統意義的逛商場買東西,而是包括各種新消費、新體驗在內的需求滿足。建議從老城廂特色優勢出發,打造多層次休閑生活空間;業態上圍繞國家級非遺、文化創意、手作、親子等兼具品質和體驗的商業布局;同時引入時尚品牌的首入店、旗艦店和特色店。”
除此之外,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圍繞市場主體最關心、最需要的領域提高制度革新和綜合管理水平,打造熱情好客、匠人匠心、專業規范的上海服務示范地區也是提案中的重要內容。
“在傳統經典與現代時尚的有機融合中,讓全球游客感知中國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彰顯當代中國人的底氣與自信。”
編輯: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