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門口的好學校”定會越來越多
27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蘇明做客由新華社、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解放日報社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17上海民生訪談”,對市民關心的教育問題一一解答。
“新優質學校”滿意度超90%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上海這3年來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推進優質資源輻射、回應社會教育需求。截至今年3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已建成學區和集團151個,覆蓋學校837所,約占全市中小學總數的50%。在做大優質“教育圈”的同時,上海還著力打造“新優質教育品牌”,新優質學校現有380所,占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25%。測評顯示,家長和社區居民對“新優質學校”的滿意度達到90%以上。
在教師配置上,上海正繼續加大優秀教師的統籌力度。比如上海1197所義務教育學校實現了小學至少有1名、初中有5%高級職務教師的目標,其中嘉定、徐匯、青浦、金山4區的義務教育學校高級職務教師達標率為100%,提前實現2020年工作目標。蘇明表示,通過不斷努力,“家門口的好學校”一定會越來越多。
83%公辦高中有創新實驗室
據了解,上海市從2013學年開始,在小學階段逐步實施“零起點”教學和“等第制”評價,并逐步從小學低年段擴大至小學中高年段。今年1月的家長全樣本調研數據表明,“等第制”評價逐步成為教師的日常評價方式,超過95%的一年級家長反映老師采用等第制評價,這相比去年,提升了10個百分點。
從“重分分計較”轉向“重核心素養”,貫穿了整個學程。目前,上海將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報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多高中生自主參與課題研究。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系統的數據顯示,全市高三學生已完成研究性學習報告50473個,研究內容涉及科技創新、社科人文等諸多領域。為了創建研究性學習的高質量載體和平臺,這些年上海學校還加大創新實驗室建設,目前83%的上海公辦高中都有創新實驗室。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認定的市、區兩級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達1742個,96%的高三學生和73%的高二學生,已完成60學時的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
一條終身學習鏈,“兩端”都有需求。蘇明介紹,“就上海來說,老年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制定了相關規劃,目標是在2020年很多方面都可以實現翻一番。”據了解,按規劃,首先是參與人數翻一番:老年學校的學員人數將從現在的近60萬人次增加到120萬人次,通過遠程教育終端學習的人數將從現在的50萬增加到近百萬。同時,老年教育機構總數翻一番:未來幾年,新增300個老年人“社會學習點”,培育500個“居村學習”示范點,新增100個“養教結合”標準化學習點,打造“家門口的老年教育”。此外,學習資源也要翻一番:通過拓寬網上學習空間,加快建設“指尖上的老年教育”,將開發一批微課、微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