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楊靜)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醫療資源緊缺、醫患總量存在供需矛盾的困局,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奧盛集團總裁湯亮認為:“只有充分解放醫生的生產力,允許一部分醫生多點執業,面向基層和社區診治更多的病人。”湯亮提案建議:國家應繼續推廣醫師多點執業,革新執業醫生處方形式,突出醫生在行醫中的主體地位,為患者提供更暢通、更到位、更便利的醫療服務。
多點執業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上海市已于2011年正式啟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該項政策推行的初衷是促進人才流動,優化衛生資源配置,緩和供需矛盾。然而,在職醫師實際到基層多點執業注冊較少,一些醫療機構出于各種原因很難接受本機構醫師在外院多點執業。湯亮委員認為,政策層面限制影響了醫師多點執業的推廣,同時也限制了執業醫生的處方革新。湯亮表示,國外多點執業的醫生處方,大多由國家對醫生經過嚴格的行醫資格測試后,統一為其個人印制。這種處方不僅標明了醫生名字、聯系方式、行醫資格證書號等,有些甚至還會標明醫生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的險種,以便突出了執業醫生的行醫主體地位。但與此同時,醫生也必須為誤診、及人為醫療事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在湯亮看來,醫生的多點執業,在強化了其在醫療服務中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提倡一個合格的醫生以自己的出色醫技,合法取得更多經濟收入。他建議:
首先,國家應繼續推廣醫師多點執業,以多點執業的醫生為試點,全面革新我國執業醫生的處方格式。新版執業醫生處方要突出醫生行醫的主體地位,強化醫生開方的主體責任。凡是從事多點執業的醫生,均以新版處方給病人診治,然后再逐步推廣到所有的醫療機構。湯亮特別強調,強化醫生行醫開方的主體責任,并不是弱化醫院救死扶傷的主體責任。院方的主體責任應更多體現在,醫院為醫生(特別是多點執業的醫生)提供診療服務系統支持的先進性、有效性、安全性上。
其次,執業醫生處方的革新,不僅可以促進醫生的多點執業,而且可以更好范“醫”與“療”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帶動不同內容的醫患合約革新,明確醫生、醫院、患者三者之間各自不同的主體責任后,不僅有助于降低不必要的醫患矛盾,也可以讓醫院更為放心大膽地支持有條件的醫生采取多種形式的多點執業,最終多方面、多層次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