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月5日消息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經過多輪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已經修訂完成并正式發布,將于今年3月25日正式實施。
日前,市交通委副主任馮健理在市政府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更加注重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落實,明確了公交專用道的使用規定,倡導綠色交通理念,對于促進動、靜態交通平衡發展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公交】
繼續推進公交線網優化
“去年組織實施公交線網優化調整185條,其中新辟31條,調整141條,撤銷13條。”馮健理說。
同時進一步推進了公交與軌道交通“兩網融合”。目前,在距軌交站點100米范圍內的213條公交始發線路末班車與軌道交通銜接,26條公交線路配套軌道交通1、2、8號線每周五、周六以及節假日前一天夜間延長末班車運營時間,確保市民夜間換乘出行。
“今年,我們將基于公交線網頂層設計,繼續推進地面公交線網優化工作。”馮健理表示,今年重點針對新建軌道交通站點,加強公交線路的配套工作。
為提高公交的準點率、可靠性,交通委也將對線路出車率、班次執行率、首末班車準點率等實行信息化遠程監管和考核。
“最后一公里”掐表乘車
針對關系市民切身利益的“最后一公里”公交線網的布設工作,馮健理介紹說,2016年全市208條“最后一公里”線路全部實施掛牌服務,今年新增的“最后一公里”線路也全部實施掛牌服務。
“最后一公里”線路曾因班次少、不準時等原因,飽受市民詬病。對此,馮健理在會上透露,在掛牌的基礎上,“最后一公里”線路也將配套班次時刻信息牌,提高公交服務的可靠性。
擴大公交專用道建設
截至目前,全市公交專用道長度已達到325公里。“十三五”期間,本市還將新增200公里公交專用道,全市公交專用道總規模達到500公里。
“公交專用道建設工作逐步由中心城區向外圍郊區中心城鎮轉移,鼓勵各區結合區域內公共交通運行實際狀況,大力發展郊區中心城鎮公交專用運行網絡,在軌道交通未覆蓋區域,為地面公交的運行效率提供保障。”馮健理介紹說,例如奉賢、松江等區正大力發展BRT、有軌電車等不同形式的公交專用道,著力提升區域公共交通運行能力。
交通委還將強化公交專用道的連續性,提高公交專用道的運行效率。“對線路較少的公交專用道,結合潛在客流需求狀況,將公交線網調整向公交專用道上積聚,加強運力配置,縮短行車間隔。”同時合理改善有關公交專用道標志標線劃設不清的問題。
“中運量”春節后試運營
作為上海首次投建的快速公交系統,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已于去年6月25日正式動工。
該線路西起滬青平公路申昆路,東至延安東路外灘,通過實現公交路權專用,改善和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對加強中心城區東西交通客運走廊,增強地面公交吸引力,引導市民綠色出行。
馮健理表示,中運量預計于春節后開通試運營,將成為本市一條東西向公共交通的客流大動脈。“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工程設路中式公交專用道,時速有望提升五成至每小時18-19公里,發車間隔縮短到3-5分鐘。”
【軌交】
周末延時線路將再擴圍
除了優化路面公交系統外,軌交新一輪216公里建設已全面啟動,力爭2017年底前8號線三期、9號線三期東延伸和17號線共55公里新線投入運營。
馮健理表示,將通過增購車輛、優化運行等措施,實現2017年增能5%的目標,“到2018年,中心城區線路高峰運行間隔普遍縮短至3分鐘以內,部分骨干線路達到2分半鐘以內。”
從去年12月2日開始,1、2、8號線周末和國定假日前一工作日末班車常態化延時半小時。在此基礎上,2017年將進一步擴大周末延時的線路范圍,并通過一到兩年的努力將延時服務逐步覆蓋到其他工作日。
【停車】
嚴格落實配建停車設施
停車問題日趨嚴重,特別是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都出現了停車需求急劇增長、停車供給嚴重不足的現象。
馮健理表示,為緩解停車難,在中心區、外圍區、郊區城鎮化區域等不同區域,針對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不同的停車矛盾特征,采取差別化的停車供給及需求管理政策。“在停車供給上,形成‘配建為主、公共為輔、道路為補’的停車供給結構,嚴格監督落實配建停車設施建設,加強對違規挪用占用停車設施的執法監管和整改恢復。”
優化完善停車收費機制
結合倡導公交出行的理念,上海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停車換乘(P+R)公共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并適度發揮時段性道路停車作用。同時,嚴格控制中心城擁堵區域道路停車場設置范圍和規模,加大對違法道路停車的執法力度。“進一步壓縮中心城擁堵區域道路停車場設置范圍和規模,原則上不新增道路停車位。希望通過采取信息技術、錯時共享等手段,提高既有停車泊位的使用效率。”馮健理說。
在停車收費上,未來將逐步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優化完善停車收費機制,利用市場化手段有效調控出行停車需求。馮健理透露:“提高地面停車場的收費標準,降低室內停車場的收費標準,引導車輛進入室內停車,減少路面停車對交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