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匯報消息 位于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投入運營6年,躍居全球第四大郵輪港,去年經此出入境的930艘次郵輪和280余萬人次旅客均占據全國總量的一半左右。最近,這里在全國口岸率先實施郵輪進口食品過境快速通關試點改革,為上海蓬勃發展的郵輪產業吹來一股新風。
“吳淞口是眾多國際郵輪的母港,郵輪裝載數千人出海旅行,每次都要消耗大量的肉類、禽蛋、乳制品等物資。但由于政策、產業配套等原因,郵輪九成物資都是在境外訪問港完成的,母港在物資供應領域僅是微不足道的配角。最新的通關改革將郵輪進口物資視作過境,通過現場查驗和快速檢測,即可在上海母港直接裝上郵輪。這一檢驗檢疫創新舉措,近期可帶動相關物流、倉儲產業發展,遠期有望推動上海逐步成為亞太郵輪物資供應中心,補齊上海港口服務業的一塊短板。”上海寶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周國梁說。
同樣在長江入海口,上海第一個專業從事船運鮮活水生動物貿易的口岸———橫沙國際漁港一個月前正式啟用。“提前預報檢、貨到查驗、快速放行”的快速通關機制,讓來自俄羅斯遠東深海的50余噸鮮活帝王蟹在經過重金屬、微生物、海洋污染等三大類十多項檢測后,進入消費者餐桌。
橫沙國際漁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徐非文表示,長期以來,上海市場高端鮮活水產品需要通過空運進口或經大連、青島等漁港口岸中轉,再通過陸路運輸上海,時間長、成本高、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大,消費者對高端鮮活水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上海口岸監管部門在漁港硬件建設、業務流程領域創新,不僅助力上海獲批指定口岸資質,第一次擁有了遠洋水產品進口貿易平臺,對激活相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以吳淞口郵輪港、橫沙漁港為代表,近年來,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為契機,上海口岸率先開展一系列“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打造監管服務“升級版”,口岸提速增效明顯,產業與貿易發展活力大大激發。
在洋山港,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設立了全國首個具有跨境電子商務功能的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進境水果放行時間從兩年前的4 5天縮短至1天以內,大幅降低進口水果滯港等待的物流和時間成本。2016年,從上海口岸進口的新西蘭獼猴桃達5.3萬噸,占新西蘭獼猴桃對華出口總量近七成。
得益于上海口岸率先推出的“空檢海放”監管新模式,無論是配合好萊塢電影上映而提前進口的變形金剛玩具,還是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在內的民生用品,都可以選擇空運方式,先將同批次產品送交上海口岸監管部門檢驗,后續通過海運方式運輸的大批量同批次產品,只需經現場查驗、核對無誤,就可獲得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快速上市。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進口乳制品1.22萬批、40.79萬噸,貨值12.92億美元,貨值比去年同期增長5.64%。
“通檢通放、即檢即放、快檢快放”等監管新模式,則為上海相關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企業開辟了生物材料進口快速通道,推動諾華研發、西門子醫療診斷、法國生物梅里埃、葛蘭素史克生物制品等國際知名企業在上海建立了亞太區生產和研發基地。
環球馬術冠軍賽自2014年起每年春季在上海舉辦,成為上海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這一提升上海城市國際形象的項目之所以長期落戶上海,離不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堅持不懈———成功敦促歐盟修改相關法規,把上海的比賽場地認定為“臨時生物安全隔離區”,為上海舉辦檢疫要求極高的馬術比賽贏得了靈活空間。
“中國—丹麥皮草合作項目”加速推進,今年一季度,上海口岸從丹麥進境皮草24萬張,超過2016年全年總和。隨著相關進境皮草檢驗檢疫改革措施以及環保舉措逐步落地,上海未來有望成為全國皮草物流集散中心,并形成拍賣、貿易、物流、硝染、成衣產業鏈。
據統計,上海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額全國占比已超過28%,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多年來保持全球第一,是進口汽車、種苗、水果、糧食、水生動物、肉類、冰鮮水產品的指定口岸。目前,中國70%的進口服裝、70%的進口玩具、80%的進口仿真飾品、46%的進口醫療器械、37%的進口汽車,53%的進口化妝品,49%的食品添加劑、35%的進口加工食品、20%的進口肉類、55%的進口食用水產品、20%的進口新鮮水果都是經上海口岸銷往全國各地,上海口岸已成為眾多進口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通道。
與之相對應,2016年,上海口岸從進口食品中檢出不合格1073批,占全國總數的三成;檢出進出口不合格商品8萬余批,同比增長90%。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王偉表示,今后,上海口岸要在職能不弱化、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不斷增強放權的協同性、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強化服務的便利性,通過精準監管實現提速、減負和增效。
編輯:
林馥榆
關鍵詞:
上海;口岸;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