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六年來,進博會充分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已成為推動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有效地連接了中國和世界市場。
今年,全球知名生命科學企業拜耳將攜旗下處方藥(及影像診斷)、健康消費品、作物科學三大事業部亮相第六屆進博會。臨近開展,拜耳中國公共與政府事務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高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拜耳全球業務的重要戰略支柱之一,在國家層面,是拜耳處方藥全球最大市場之一、健康消費品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作物科學全球十大市場之一。中國市場是拜耳最強勁的增長引擎之一。”
1882年,拜耳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如今,拜耳已植根中國、服務中國140余年。隨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拜耳也逐步加大了在華投資。2022年,拜耳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42.59億歐元。目前,拜耳在中國擁有7900多名員工。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將攜諾倍戈、艾力雅等創新藥品參展
高勇向記者介紹,在第六屆進博會期間,拜耳將圍繞“科技創造美好+”主題,全面展現公司在醫療健康與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腫瘤和眼科等治療領域的創新藥物及精準影像診斷解決方案;覆蓋全生命周期,從消化道健康、皮膚健康到營養補充劑等多個日常健康管理領域的創新產品及多元化方案;探索零碳未來、減少對環境不良影響和賦能農戶的可持續和再生農業綜合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處方藥領域,拜耳將帶來心腎領域的唯可同和可申達、前列腺癌治療藥物諾倍戈,以及眼科領域的艾力雅等創新產品。唯可同(維立西呱片)已經在中國獲批用于慢性心衰治療。同樣在心血管領域,拜耳還將首次在進博會上介紹一款正在開發中的口服抗凝藥物——口服XIa因子抑制劑Asundexian。可申達(非奈利酮片)是首個獲批用于與2型糖尿病相關慢性腎臟病的非甾體選擇性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今年1月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而諾倍戈繼首次獲批在第四屆進博會上作為明星展品亮相后,于今年3月在中國獲批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適應癥,覆蓋前列腺癌全病程。此外,眼科抗VEGF治療的艾力雅(阿柏西普2mg),將首次以高劑量阿柏西普8mg亮相進博會。
影像診斷領域,拜耳將呈現兩款創新產品的中國首展,分別是全新一代的CT高壓注射系統MEDRAD Stellant FLEX高壓注射系統和搭載了Workstation 3.0新模塊的磁共振高壓造影注射系統MEDRAD MRXperion,它們在操作靈活性、安全性及經濟性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制藥行業正處于變革的關鍵時期
財報顯示,拜耳2023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43.89億歐元,下降1.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在扣除4.31億歐元的凈特殊費用后,息稅前利潤達到29.73億歐元,凈收益達到21.78億歐元。其中,公司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達到83.51億歐元,在草甘膦以外的其他業務,作物科學事業部的銷售額增長了約8%;與此同時,公司處方藥事業部增長相對乏力,其銷售額下降了3.1%,為44.07億歐元,主要系口服抗凝藥物拜瑞妥(利伐沙班)和心臟疾病治療藥物拜新同(硝苯地平)的銷售額下降幅度相對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利伐沙班和硝苯地平均為上市多年且過了專利期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兩款藥物分別已于第五批、第七批集采中被納入,價格降幅分別達到98%、87%。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拜耳的利伐沙班在全國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市場占比達100%,占據絕對優勢,銷售額增速達24.68%。但2022年銷售額增長率卻跌至-64.38%。
總體上而言,拜耳傳統的核心藥物或多或少存在專利到期以及集采降價等風險,公司亟需尋找到新的創新藥產品、新的發展平臺。細胞和基因治療是拜耳目前專注的創新方向。2019年,拜耳以10億美元估值收購了異體細胞療法開發商Blue Rock Therapeutics,這是一家專注于神經學、心臟病學和免疫學領域的公司。此次收購增強了拜耳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的內部能力,與之配套的是,公司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細胞和基因治療戰略(C>)部門。2020年,拜耳又以40億美元(20億美元的前期款項和20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購了美國的Asklepios BioPharmaceutical,Inc.(AskBio),這是一家專門從事跨治療領域的基因療法的研發和生產的生物制藥公司。
高勇也告訴記者,制藥行業正處于一個變革的關鍵時期,突破性、顛覆性的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現,例如細胞和基因療法。也因此,近年來,拜耳在全球大力投資生物醫藥的突破性創新,尤其是在干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目前,拜耳在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的研發管線包括了帕金森病、龐貝病、心衰、亨廷頓氏舞蹈病、多系統萎縮、眼科疾病、腫瘤等。在中國,中短期拜耳會聚焦于加快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引入,惠及中國的患者。中長期來看,會持續加強與中國本土創新的融合,把本土創新帶向全球。
對中國市場營商環境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經濟潛力巨大、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給各國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機遇,這也堅定了包括拜耳在內的在華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今年,自《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發布以來,中國各省份正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
高勇稱,拜耳贊賞各級政府為改善營商環境所作的努力,公司對中國市場營商環境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們希望并相信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國也會加大開放力度,拜耳將抓住中國擴大開放帶來的機遇,積極尋求與中國政府和行業伙伴的密切合作,實現更好的互利共贏。”
在醫療健康領域,拜耳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提升項目即將完成。項目建成后,北京工廠年產能預計將大幅提升。另外,為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提供優質的影像診斷器械設備,拜耳決定在北京投資建設新車間進行本地化生產。今年9月,拜耳處方藥北京供應中心影像診斷醫療器械車間在經開區舉辦啟用儀式,這標志著拜耳影像診斷設備即將在中國實現本地化生產。今年10月,拜耳醫藥在中國布局的首個創新中心——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啟動,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的建設旨在加快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北京實現生物制藥行業的產業升級。
高勇還表示,拜耳不斷加深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學術合作伙伴的戰略伙伴關系,致力加速基礎研究成果向新藥研發的轉化,助力中國醫藥研發創新能力的提升。截至2023年6月,拜耳與這兩家中國頂尖學府已累計開展99個聯合研究項目,涵蓋新靶點的發現及結構解析、疾病發病機理及藥物作用機制研究、藥物篩選、藥效評價、新分子形式藥物、新化學合成方法及創新劑型探索等。同時,拜耳還與上海生命科學領域科研機構及大學交流與溝通,包括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原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學等,邀請本地科學家參與拜耳國際科研交流研討會等學術活動,分享生物醫藥領域的最新科學發現及前沿突破進展,并探討科研合作機會。
此外,拜耳更換新任CEO也凸顯了公司在處方藥領域的轉型決心。2月8日,拜耳宣布,原羅氏制藥部門負責人Bill Anderson(比爾·安德森)將執掌拜耳,成為新一任CEO,接替已經掌舵35年的Werner Baumann。
日前,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比爾·安德森也通過書面的形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處方藥領域,拜耳Co.Lab項目于今年5月正式在全球啟動,專注于細胞和基因治療、腫瘤治療等領域的前沿創新,支持研究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拜耳將邀請中國本土合作伙伴參與今年的進博會,并就拜耳Co.Lab落地中國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