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血管瘤中心承辦的“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委員會2025學術年會、山東省醫師協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多學科綜合治療專業委員會2025年學術年會、第二屆兒童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大會、第二屆血管瘤與兒科介入繼續醫學教育大會、中國微循環學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家委員會換屆會及血管瘤與血管畸形治療技術培訓班”于6月18—21日在濟南順利召開,國內外多位授課專家三百余位代表參會,大家對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領域新進展做了充分交流。

2025年6月21日會議開幕式上,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劉國華致歡迎辭,代表醫院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同仁表示熱烈歡迎,并對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醫院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劉國華表示,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將通過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臨床實踐和學術交流等舉措全力支持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事業的發展。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兼山東省醫師協會會長孫洪軍,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監事長乞蔚國,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牟鑫,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副院長李巖等分別致辭,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強調了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工作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

開幕式上,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血管瘤中心分中心授牌儀式備受矚目。作為國內首家兒童血管瘤中心,分中心的成立肩負著重要使命。它將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借助國家級血管瘤中心等頂尖平臺的優勢,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領域的整體水平,推動區域間的協調發展,為患兒提供更精準、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為我國兒童健康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本次授牌的分中心涵蓋了全國25個省份及直轄市的30家頂尖醫療機構。這些分中心的成立,將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資源,推動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規范化和同質化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診療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為醫護人員提供了與頂尖專家交流合作的機會。這不僅是我國在該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標志著我國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推動診療技術與國際接軌。

開幕式還舉行了由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牽頭制定的《淋巴管畸形綜合診治中國專家共識》《泡沫硬化劑治療靜脈畸形操作規范》團體標準發布儀式。這兩項重要成果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領域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學術交流環節精彩紛呈,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帶來了前沿的學術講座。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孫洪軍分享了醫務管理和醫務人員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范新東深入講解了靜脈畸形介入硬化治療的最新進展。

新加坡竹腳婦幼醫院教授Luke介紹了ISSVA分類2025的更新內容,強調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書記鄭家偉探討了疣狀靜脈畸形的診斷與治療。

河南省人民醫院教授董長憲分享了脈管畸形手術治療策略在特殊病例中的體現。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教授郭磊分享了以專病中心建設促進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學科發展,率先在國內構建起集門診、病房、手術、科研為一體的兒童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診療體系,推動學科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此外,本次大會還分別設有病例交流專場、護理專場、共識解讀專場、兒科介入與血管外科專場、科研專場等學術交流環節,60余位講者、100余位主持討論嘉賓圍繞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微創介入技術、臨床護理、疑難病例診治、科研新進展等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了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了該領域診療技術的規范化和國際化發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通過本次會議,不僅加深了對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疾病的認識,還為臨床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參考。未來,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將繼續致力于推動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事業的發展,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保障兒童健康做出更大貢獻。(晁玉萍 王川)

編輯:劉佳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