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一封來自共青團濟南市委的感謝信,送達山東英才學院,信中對學校在“畢業 當燃在濟南”2025屆濟南市大學生畢業典禮中的支持與配合,給予高度肯定與誠摯感謝。這是以學前教育學院黨員教師王鸞代表的高校教師參演節目,以專業所長服務城市文化建設所做貢獻的一份褒獎。正是以王鸞等同志為代表的全體黨員,發揮“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奮進之筆”譜寫了英才學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山東英才學院有27年辦學歷程,是一所充滿活力的年輕高校。這些年來,學校將組織優勢轉化成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努力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職責,下力氣解決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學校黨委書記朱曉梅表示,近幾年來,學校致力于提升黨建工作的質效,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實現黨建與教育事業協同共進。學校通過頂層設計,建立黨委領導下的協同機制,在基層落實中強化黨支部與學科團隊、科研平臺的聯動,形成融合發展的倍增效應;將黨建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從思政育人、學風建設、雙創教育、實踐育人、志愿服務等五個維度,落實“三全育人”,促進辦學質量全面提升。
英才學院黨委認識到,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證,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的引領示范作用,學校通過選樹先進典型、表彰榜樣人物,讓廣大師生思想受教育、精神受鼓舞,理想信念更堅定。通過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勇擔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時代使命。
通過持續培育,學校商學院教師黨支部獲批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入選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名單,并在全國高校黨建“一融雙高”工作論壇作交流發言;學前教育學院黨總支順利通過山東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驗收;學校8個黨支部被濟南市委教育工委命名為2024年度“五星級黨支部”。
辦學27年來,學校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辦學治校的“根”與“魂”,深入實施以思想品德提升工程、寫作與口才訓練工程、身心素質訓練工程、書香校園工程、社會實踐工程為主的素質教育“五項工程”,推進五育并舉實起來、深下去,培養了一批信念堅定、品德高尚、具有家國情懷的時代新人,先后有609名學生投身“西部計劃”志愿服務,3597名學生應征入伍。學校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西部計劃項目辦”“山東省大學生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專業技術兵員儲備基地”等稱號。學校涌現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顏培君、劉振雄,“全國公安系統先進個人”“兵團青年五四獎章”萬傳杰等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
青年學子人人是一塊玉,要到基層社區去雕琢。學校堅持思政育人的實踐性、啟發性,各二級學院主動對接章丘三澗溪村黨支部、錦繡川井南村黨支部等十余家單位,共建校外紅色育人陣地,共同探索“高校—鄉村”黨建共建新模式。商學院與日照市嵐山區、興嵐集團共建鄉村振興產業學院,共建“書山茶海”項目,以黨建引領培養新時代電商人才,以專業優勢回饋社會、助力鄉村振興。2025年5月,學前教育學院籌劃組織“一院一品”黨建品牌活動,邀請感動齊魯的“兵媽媽”齊亞珍走進校園,為青年學子上了震撼心靈的思政大課,以沉浸式思政教育讓紅色文化入眼、入腦、入心,補足青年學子理想信念之鈣。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高度重視紅色文化教育,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建設校內紅色文化資源,建成了黨建與思政教育基地,這里的“將軍書屋”“同心書柜”“僑聯書柜”“沉浸式思政體驗廳”等已成為學校思政育人的新陣地。
扎根大地,拓寬視野,學校對外講合作、對內求提升,構建起“雙平臺四聯動”實踐育人模式,面向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十強”產業布局,以服務區域經濟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產教融合,構建起8個應用型專業群,建設5個校級產業學院,獲批2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與多家與企業聯合成立“中歐智造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京東創新商貿班”“航天班”“英才·禮非凡創新實踐班”等創新實踐平臺,培養產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這些年來,英才學院以釘釘子精神,將高質量黨建干在實處落在細處,積極探索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形成特色鮮明的黨建工作體系,獲批山東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山東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山東省首批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山東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被濟南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擔當作為‘出彩型’好團隊”。
山東英才學院黨委書記朱曉梅表示,正是通過以上舉措,學校將黨建目標緊緊聚焦在教育事業發展上,以“一融雙高”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統籌推進教育教學、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中心任務,實現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王坤麗 王峰)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