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車站”文創藝術街區開街 打造天府文化秀場
2016-10-04 08:12:00 來源:成都商報
楊先娜是湖北某高校藝術學院的大三學生,國慶期間,她與同學來到成都體驗巴蜀文化。按照事先做的攻略,寬窄巷子、錦里、東郊記憶、明堂是她汲取靈感的必去之地。不過,在天府廣場下的地鐵商業中心,一個剛剛開街的文創藝術街區吸引了她的注意。
蜀繡、魔法軟陶、草編娃娃、書法體驗、木藝制作……31家個性鮮明的店鋪,用創新體驗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古蜀歷史文化和成都傳統民俗。在街區里,楊先娜一行人捏泥人、學做漢服,處處收獲驚喜。
與普通商場不一樣的是,這個名為“3/4車站”的文創藝術街區還是一個文創孵化器,以低租金來扶持街區內項目發展,未來,這里將是文創產業集聚孵化的空間。
3000多平方米 主打“創意+文藝”范兒
“3/4車站”占地3000多平方米,31家店鋪錯落分布,每一家都主打獨特的“創意+文藝”范兒。
楊昌是藝覺木工廠的項目負責人,也是從湖南來蓉的“蓉漂”。他的工作室陳列著各種新奇的木藝制品,木頭花瓶、iPad支架、木藝筆筒、木刻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這些是我學生的作品!”楊昌告訴記者,他同時也是四川工業學院教工業設計的老師,“學校培養的應用型、技術性人才,需要放在市場上檢驗。我常鼓勵學生們,創意轉化的價值充作班費,大家主動性就提起來了。”
“3/4車站”聚集的,不僅有他的學生,還有他多年的老友。J&K服裝工作室的負責人KK,把縫紉機搬到了店鋪里。坐成一排的年輕白領們,正在學習這項逐漸消失的技藝。“想做一個獨特的服裝工作室。”KK說,這里不僅有原創設計品牌,還提供參與式課程,教消費者繪圖、制版、剪裁、縫紉的全過程。此外,工作室還能定制漢服,“漢服的形制很有講究,是古代文化的還原,可能這就是街區項目負責人聯系我入駐的原因吧。”
低租金支持 打造天府文化秀場
天府廣場,50萬人次的日均人流量,地鐵直達出口,全國首個單層最大的地鐵商業中心。“3/4車站”所占據的地理位置,擁有的商業優勢毋庸置疑。但為什么要選擇在商業中心做文創街區?文創是否能形成商業上的收益?
今創購物中心的項目負責人謝敏解釋,3/4車站做文創的孵化器,將推動傳統商貿向文化產業轉型。她表示,3/4車站毗鄰即將打造的“成都中心”和蜀都公園遺址等市區重大項目,坐擁省圖書館、省美術館、省科技館等文博資源,與周圍的文旅資源將形成集聚效應,“在全國省會城市最中心打造文創集聚區,它開了先河。”
就商業價值而言,她認為,傳統商貿受網購沖擊太大,要吸引消費者走進商場,互動式、體驗式的文創項目最具吸引力。因此,今創購物中心與青羊區一拍即合,在文化底蘊最深厚、文旅資源最集中的城區,再推文創孵化空間。
3/4車站與今站購物中心的其他商場一起,共同形成天府廣場地鐵商業中心,共45000平方米,集中展示古蜀歷史文化和成都傳統民俗的文創藝術街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動漫創意中心、時尚秀場、公益集市,形成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文化秀場。
“孵化成長起來的優質項目,將為后續的發展提供優質商務樓宇進行擴展。”謝敏表示,天府廣場今站購物中心專門組建了一個孵化運營管理機構,從人才保障、資金籌措、品牌推廣等方面進行扶持。在前期負租金、極低租金的扶持基礎上,企業還聯合轄區汪家拐街道一道,將城市之心甲級寫字樓作為文創基地的后續推展平臺。“孵化成功的項目,就可以入駐這棟稅收貢獻億元的樓宇,同世界500強和優質企業為鄰,一道成長,更能得到專項發展基金扶持。”
成都商報記者 鐘茜妮 李婭
相關新聞
編輯:鄭軼
關鍵詞:文創;街區;秀場;藝術學院;3/4車站
據新鄭市委宣傳部消息,9月12日,中國·新鄭首屆軒轅文創論壇暨第十九屆峰火文創論壇在河南省新鄭市炎黃文化藝術中心隆重舉辦。在下午召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參會嘉賓圍繞中原文化產業模式,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中原地區文創產業發展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借鑒。
2016-09-14 16:37:00
網友的設計中,圖中這位娘娘借助VR技術,與皇帝見了面,還牽了手。”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的創始理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社交平臺可以來活化傳統文化。
2016-07-13 09:51:00
國圖文創產品賣萌 揭秘如何讓古籍里文字活起來(圖),今年,文化創意產品成了中國各大博物館的焦點。國家圖書館供圖 此外,國圖還利用館藏古地圖元素開發了“輿圖領帶”,以甲骨及甲骨文字形為靈感開發出“甲骨文手工皂”。
2016-07-12 06:17: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