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是我國第51處世界自然遺產地,也是青海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自然生態保護地,經過近30年的不間斷保護,這里的藏羚羊種群數量從不足2萬只增加到7萬多只,野牦牛、藏野驢等珍稀野生動物也頻頻出現。而這些變化的背后有這樣一群巡護民警,他們巡護在可可西里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這是一段由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巡護民警拍攝的、抓獲非法穿越者的視頻。去年11月的一個夜晚,5輛越野車在可可西里地區與巡護民警不期而遇。這個非法穿越團隊從網上購買了相關線路圖,試圖穿越可可西里,尋求所謂的獨特越野體驗。民警當場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并將他們帶離了可可西里保護區。

看似普通的一次執法行動,其實就是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巡護民警日常工作的縮影。2024年,他們開展了12次常態化巡邏巡查、28次常規化巡邏和安全排查,成功攔截勸返非法穿越人員67人。

為了更深入了解這份工作的不易與艱辛,我們跟隨一支巡護隊伍進行了體驗。這次巡護為期5天,經過卓乃湖、可考湖、太陽湖、流沙河等地,行程1800余公里,巡護面積1萬平方公里。

上午11點,巡護車隊從格爾木出發,在109國道上行駛3個多小時后,進入了可可西里無人區,這里平均海拔4500米。

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里的精靈”,曾經因為不法分子瘋狂盜獵,種群數量下降至不足2萬只。如今,在青藏公路沿線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卓乃湖保護站,不到100公里的顛簸路程,我們行駛了10個小時,在凌晨2點才終于到達。

這里的藏羚羊數量達到4萬只以上,被稱為藏羚羊的“大產房”。

曾經因為暴利刺激盜獵猖獗,如今滿山遍野的藏羚羊悠閑棲息,在可可西里一代代巡護民警的守護下,這里真正成為野生動物的王國。

無人區的路況極差,天氣也多變。一路上,既有陽光普照,也遭遇過白毛風,在第二天下午,有巡護車輛陷在了雪里。

這樣的陷車是每一次巡護途中的家常便飯,半個多小時后,車輛終于脫困繼續上路。

一路向西,歷經9小時的跋涉,在夜幕降臨之前,我們終于到達下一個安營扎寨的地方——布喀達坂峰。這里海拔6860米,山腳下的海拔也有5000多米。在一處背風處,巡護民警開始搭帳篷、取冰、生火做飯。

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民警張明剛:去前面這個河里取個冰,因為出來的時候帶的水是有量的,喝完以后純凈水就沒了,我們只能去山后面那個河里打結的那個冰,把冰鑿開以后帶回來,燒開以后我們再喝。

今晚這頓飯,他們煮的是自己帶來的凍餃子。在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用高壓鍋才能勉強將餃子煮熟。

星空之下,帳篷中歌聲響起,這是巡護民警打發寒冷和寂寞的唯一娛樂。在無數個長夜,他們頂風冒雪,風餐露宿,用責任和熱愛守護著這片凈土。

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不凍泉派出所所長 詹江龍:現在環境越來越好,隨處都可以看見野生動物,而不是在書本上看著照片。我們感到很欣慰,同時我們感覺個人肩上的責任也很重大。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