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青海牦牛人工授精技術已實現牦牛產業主產縣全覆蓋。2023年以來,為加大牦牛優良種畜推廣,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發展,青海持續推廣牦牛人工授精技術,在全省199個授配點完成牦牛人工授精36357頭。
牦牛人工授精技術在初生犢牛體重、體高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相比于本交初生犢牛,體重增加10%到20%左右,平均達到13kg,成活率達到99%,平均受胎率達到60%,在提高牦牛生產性能、加速品種改良、優化畜群結構等方面具有重要促進意義。
今年,青海計劃在全省8個市(州)32個縣完成牦牛人工授精3萬頭,并通過篩選改良點、規范組群、加強補飼、加大布病監測、優化技術方案、加強專業培訓等措施,持續加快牦牛品種改良,進一步擴大牦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覆蓋面,為促進青海特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記者 楊紅霞)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