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更多>>>
·《黃河日記》“水權轉換”引發黃河用水新革命
·讓無聲的世界充滿愛——解救被拐聾啞學生紀實
·第六屆中國 內蒙古草原文化節7月9日晚盛大開幕
·《黃河日記》:煤城烏海 痛定思痛后的抉擇
·《黃河日記》:黃河烏海段零排放驗證式調查
·[黃河日記]黃河畔上的鄉鎮—巴彥木仁蘇木(圖)
·“響沙灣杯”第六屆蒙古族服飾藝術節開幕[圖]
·中國文物部門對元上都進行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世界先進無菌包裝材料廠在呼和浩特市投入運營
更多>>>
·黃河日記—煤城烏海 痛定思痛后的抉擇
·黃河日記—"水權轉換"引發黃河用水新革命
·黃河日記—黃河烏海段零排放驗證式調查
·黃河日記——渡口·浮橋·老艄公
·內蒙古大草原全力打造“風電三峽”
·光明與你同行
·農民的貼心人——武漢鼎
·一個老兵的59年西藏情緣
·通遼市保安村民顧雙燕代表對話溫總理
更多>>>
   7月9日,大型現代漫瀚劇《暖雪》在內蒙古人民會堂進行第一場演出,為呼和浩特的觀眾呈現一部精彩的地方戲曲。
·詩畫界面閱覽千年文化 《草原文化》郵票冊面世
·第六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將在呼舉行
·第六屆草原文化節7月9日開幕 9項活動精彩紛呈
·林西縣查干沐淪河首現丹頂鶴等珍貴、瀕危鳥類
·阿榮旗“互聯網村村通”為農民搭建致富新平臺
·成吉思汗博物館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開工建設
新聞視聽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視聽
《黃河日記》巴彥淖爾:黃河造就塞外糧倉
中廣網 2009-07-14
[打印本頁] [推薦給朋友] [字號 ] [關閉]
   

    主持人:中央臺黃河日記報道組今天繼續順黃河而下,來到黃河流經內蒙古的第二座城市——巴彥淖爾,見識黃河造就的塞外米糧川,下面我們先來連線前方報道組記者張孝成。孝成,你好!

    張孝成:蘇揚你好!

    主持人:你現在在什么位置呢?

    張孝成:我現在位于萬里黃河第一閘的巴彥淖爾三盛公水利樞紐前。這里一座300多米長的攔河閘攔腰斬斷黃河,黃河水就在這里被分成兩路。一路是通過十八股攔河閘形成多股的湍急水流飛擊而下,另一路是穿過附近的水閘匯集到北岸的引水總干渠。這個總干渠也很有特色,他寬100米,深2到3米,號稱是亞洲的第一干渠,當地的老百姓也形象的說他是“二黃河”。黃河水就是通過總干渠占據了眾多的支渠、斗渠、農渠、毛渠澆灌著河套千里沃野。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的重要性呢,我請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的許處長來介紹。

    許處長:“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黃河是巴彥淖爾的命脈。三盛公水利樞紐是黃河上唯一一座以灌溉為主的“一首制”大型的引水站。1961年,三盛公水利樞紐建成后,河套灌區就結束了“天旱引水難,水大流滿灘”的局面。現在,每年有50多億立方黃河水通過北岸總干渠引入灌區。灌溉著800多萬畝良田,生產糧食40多億斤。

    張孝成:主持人,近年來,巴彥淖爾引黃的水量逐漸的在減少,使用黃河水更加的科學。1999年,巴彥淖爾開始實施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2000年,國家水利部批準了《黃河內蒙古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報告》,這也是我國第一家經水利部批復的大型灌區整體規劃。而且,在這個河套灌區工程節水、管理節水現在已經與農田節水實現了有效的對接。關于農田節水的情況,就請我們另一路的記者徐江帆來介紹吧。

    主持人:好的感謝你的報道。下面我們我們接通另一路記者徐江帆的電話。江帆,你現在是在磴口縣的什么位置呢?

    徐江帆:蘇揚你好,我剛剛來到磴口市海子沿村的東邊。在我旁邊呢有一條2米多寬的水渠。正從南向北緩緩的流水,水渠兩邊是大批的玉米地。正好我前面有幾個老鄉。老鄉!您這是澆地呢?

    老鄉:是啊。

    徐江帆:這水哪兒來的呢?

    老鄉:從黃河引來的嘛。

    徐江帆:方便嗎?

    老鄉:方便。

    徐江帆:想用多少用多少嗎?

    老鄉:哪兒啊,得交錢呢。

    徐江帆:交給誰呢?

    老鄉:交給協會,有用水協會。

    徐江帆:剛才過來的時候,我也了解了一下,過去這里農民澆地用水秩序很亂,經常會發生“上游大水漫灌,下游澆不上水”的現象,為此還總是發生矛盾。從2001年開始,每個鄉鎮都成立了農民用水協會,這種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他們還創造了一個“畝次計費”法,也就是按一畝地澆一次水收固定的水費的辦法。現在,海子沿用水者協會會長盛相才也走過來了,我請他來介紹一下。

    盛會長:2000年以前我們澆水吃的是‘大鍋飯’,誰想澆地就扒個口子,很多水都浪費了,水費只能均攤,一畝地平均將近40塊錢,最高收過58。農民覺得不公平,都不愿意交。2001年我們建了用水協會,全部實行畝次計費以后,農民按實際用水量交錢,水費下降了十幾塊錢,按照農民實際用水量來收費,農民都挺滿意的。

    徐江帆:好,謝謝盛會長的介紹。主持人,我感到這種方式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生產習慣,大大節約了用水量,看起來在加強對農民進行節水意識的同時,更多的引入市場手段,推行水資源的合理有償利用。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編:格格      
相關新聞
· 黃河日記—煤城烏海 痛定思痛后的抉擇
· 黃河日記—"水權轉換"引發黃河用水新革命
· 黃河日記—黃河烏海段零排放驗證式調查
· 黃河日記——渡口·浮橋·老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