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更多>>>
·內蒙古去年糧食產量達1750萬噸同比增長2.6%
·內蒙古機關事業單位招聘 蒙漢兼通人員優先
·春節黃金周期間內蒙古旅游收入達到2.27億元
·今年呼和浩特將舉辦12項賽事助陣“奧運”
·內蒙古今年春節新變化 發“紅包”變成送知識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發現符號式遠古彩繪巖畫
·部分線路超員 滿洲里車站迎來節后首個客運高峰
·增援鄂爾多斯搶運電煤的60輛軍車完成運輸任務
·內蒙古新增1.7億補助14.3萬名蒙語授課寄宿學生
更多>>>
·呼和浩特鐵路職工堅守崗位搶運電煤援災區
·自治區副主席趙雙連向全國聽眾拜年
·內蒙古緊急調煤6百萬噸支持南方電煤供應
·[高舉旗幟 科學發展]草原唱響大風歌
·[說句心里話]我們的生活像新的草原牧歌
·神華集團積極組織生產 保障煤炭供應
·[直播回放]做客中央臺:63條的民生文件
·[殘疾人之友]董智:好男兒追著太陽跑
·[直播回放]神州夜航——36年的感動
更多>>>
   隨著春節的臨近,居住在內蒙古草原深處的蒙古族牧民開始裝飾新居、串親訪友,迎接新春佳節。
·再現歷史底蘊:鄂爾多斯民企投資文化熱
·春節期間 包頭市的不少市民看電影放松心情
·赤峰城區萬盞花燈迎新春
·民俗傳統重回歸 今年春節逛廟會
·《開心今夜》蒙古語相聲小品錄制
·草原牧民喜迎白節——查干薩日
內蒙訪古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內蒙訪古
蒙元帝國驚世文物現身錫林浩特蒙元文化博物館
中廣網 2008-01-31
[打印本頁] [推薦給朋友] [字號 ] [關閉]
    中廣網呼和浩特1月31日消息 1月初,記者在錫林浩特市采訪時得知,該市投巨資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偉的蒙元文化苑,蒙元文化博物館則是文化苑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由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締造的蒙元帝國退出歷史舞臺后的近千年來,不僅蒙元皇室的陵墓均不見蹤影,甚至與他們有關的可視性文物也極為罕見。那么,這個新建成的蒙元文化博物館又是如何解決了文物匱乏的問題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蒙元文化博物館一探究竟。

  成吉思汗軍陣式的宏偉建筑

  蒙元文化苑位于錫林郭勒盟黨政大樓對面,整個建筑仿照成吉思汗時代古列延式的軍陣布局打造而成,遠遠望去非常壯觀。

  《史集》作者拉施特對古列延的解釋為:“在古時候,當某部落屯駐在某地時,就圍成一個圈子,部落首領處于像中心那樣的圈子的中央,這就叫古列延!惫帕醒拥娘@著特點是部落首領和貴族的帳篷位于圈子的中心,被重重護衛起來, 可有效地阻止敵人突入中心地帶,破壞指揮系統。

  據說,在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中,成吉思汗就是采用了古列延式的軍陣。戰前,成吉思汗把部隊分為13個古列延,巧妙地將狩獵與游戲變為軍事訓練,各古列延隊形有變化,并且進行迂回、包圍、攻擊、機動等基本戰術的演習,使騎兵行動敏捷,作戰大膽,適應戰爭需要,逐漸成為一支守紀律、聽指揮的騎兵隊伍。

  記者看到,在蒙元文化苑內還建有蒙元歷史名人雕塑群,近100多件(組)雕塑,以圓雕和浮雕兩種形式展示蒙古族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貢獻。雕塑分為以成吉思汗為代表的蒙古族雕塑群、以忽必烈為代表的元朝雕塑群和以明安圖為代表的科技文化名人雕塑群。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涉及蒙古族軍事、文化、藝術、醫學天文等領域,生動地展示了蒙元時期的輝煌。

  鎮館之寶鐵木真玉樽

  蒙元文化博物館位于蒙元文化苑的南側,其形如同一個巨大的白色蒙古包,這里也是整個古列延式建筑中的核心部位。進入博物館要從外面登上99級臺階直接進入3樓展廳,看完3樓的陳列后再從樓里逐級而下,層層參觀。記者沿著99級臺階進入博物館后看到,這個蒙古包式的建筑頂端用玻璃進行了巧妙布局,里面的采光特別好。博物館內,有一個直通樓底的天井,井口繪有多條形態怪異的巨龍,說它怪異是因為龍頭的形狀與龍的傳統形態相差甚遠,看上去更為兇猛。經詢問得知,這個龍的形態是仿照元上都遺址內的龍繪制的。

  在3樓大廳正前方,有一座塔形臺,上面放著一個1米見方的玻璃柜,柜子里一個小茶壺大小的玉樽。

  玉樽兩邊刻有輔首之獸,玉樽沿口為橢圓形。因為玉樽的腹部刻有古波斯文,所以專家判定這件文物可能不是中原玉石所制,而是來自西亞地區。更為珍貴的是這個玉樽上還刻有畏兀體古蒙古文成吉思汗名諱“鐵木真”。專家們普遍認為這是目前考古發現的世界上唯一一件帶有成吉思汗名諱的圣物,所以這個玉樽便成了蒙元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在3樓展廳,除了這件鎮館之寶“鐵木真”玉樽之外,擺放的大多都是介紹蒙元時期歷史文化的圖文和一些仿制品。記者正在疑惑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另外的好東西都在2樓。

  羊圈里發現的世界第一炮

  在2樓的一間展廳內,一件做工精致的銅火銃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件銅火銃旁邊還寫有“天下第一炮”5個大字。

  據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銃是用紫銅鑄造而成,表面略有綠銹,重6210克,全長34.7厘米,保存完好。銃的尾部有兩個水平軸孔,其作用與后世的大炮耳軸相似,既可以便利地架設銅火銃,又可以進行比較精確的瞄準。中西學界普遍認為,中國元代的銅火銃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型射擊火器。目前發現的元代銅火銃共有單兵手持火銃和安放在架子上發射的碗口銃兩個基本類型,這兩個類型分別是金屬管型射擊火器槍和炮的鼻祖,珍藏在蒙元文化博物館內的這件銅火銃屬于安放在架子上發射的碗口銃。

  這件銅火銃的更為珍貴之處在于銃上還刻有兩行八思八蒙古文,翻譯成漢語就是:“大德二年于迭額列點數整八十”!按蟮隆笔窃勺诘哪晏,大德二年也就是1298年。此前,學界普遍認為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件碗口銃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那個碗口銃造于元代至順三年(1332年)。元大德二年銅火銃的發現比造于元代至順三年的碗口銃整整早了34年。因此,這個刻有“大德二年”的銅火銃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據了解,這件銅火銃是于1987年7月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一戶牧民院內的羊圈里偶然發現的,后來又幾經輾轉才藏入蒙元文化博物館,又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歷代戰爭和戰略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有關學者共同認定,該火炮是迄今所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炮。這一發現,將世界火炮發明時間由原先認定的14世紀初期提前到了13世紀晚期。

  有關專家指出,火銃的發明是世界戰爭史從冷兵器時代向火器時代過渡的標志。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應用于軍事領域導致火器的創造;鹌麟S著蒙古人西征和東西方交往經由中亞、西亞傳入歐洲,對西方中世紀向早期資本主義過渡起到重大歷史性作用。



來源:北方新報    責編:格格      
相關新聞
· 內蒙古兩處遼金時期遺址出土一批精美文物 · 磴口實施“業余文物保護員”文物保護新機制 · 內蒙古赤峰寧城縣警方查獲欲出售的百余件文物 · 去年內蒙古發掘發掘墓葬近600座 2000余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