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70年~1626年50多年的土默特蒙古族歷史上,烏蘭妣吉在實現民族友好,開展互市貿易,建設板申,發展土默川經濟,,制止內訌分裂,續建美貸召,推行藏傳佛教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均發揮了關鍵性的重大作用,堪稱土默特一代女杰。
烏蘭妣吉,亦稱把漢妣吉、大成妣吉、七慶大成妣吉、托克堆瑪沁夫人等,原是阿勒坦汗愛孫把漢那吉的妻子。
把漢那吉4歲時父親鐵背臺吉去世,祖父阿勒坦汗和祖母伊克哈屯,親手將其撫養成人,對之鐘愛異常,為之娶妻烏蘭妣吉,夫妻恩愛。明隆慶四年(1570年)十月,把漢那吉因怨恨祖父阿勒坦汗將其已聘未娶之妻轉聘于鄂爾多斯,與妻子烏蘭妣吉議定,帶親隨10人,秘密出走,毅然趕赴平虜城(今山西平魯)投降明朝。當時明廷聽從宣大總督王崇古、大同巡撫方逢時的建議,為借此機會改善蒙漢關系,要像漢廷當年對待匈奴呼韓邪單于那樣,不但沒有傷害、輕視把漢那吉一行人,而且以優厚的貴賓禮儀熱情款待,并且授把漢那吉為指揮使。把漢那吉、烏蘭妣吉等對之感激不盡,發誓要為改善蒙漢關系盡心竭力,永不二意。
把漢那吉、烏蘭妣吉出走投明后,阿勒坦汗夫婦日夜思念,痛哭得眼睛都紅腫了。他們先是聽從反明投蒙的白蓮教頭領趙全等人的主意,發兵圍攻明廷的大同、上谷,意欲俘獲明將交換回把漢那吉、烏蘭妣吉等人,但因天寒地凍部眾不愿征戰,而明廷又以開馬市為條件多次派使者說服阿勒坦汗揖縛趙全等人交換把漢那吉、烏蘭妣吉等人。阿勒坦汗在三娘子的輔佐下,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果斷于這年十月械系趙全等人至云石堡,將把漢那吉、烏蘭妣吉換回。把漢那吉、烏蘭妣吉歸行時堅定地表示:對明朝絕無二心!
隆慶五年(1571年),明廷與土默特蒙古部落簽訂盟約,明廷封阿勒坦汗為順義王,封土默特各部首領60多人分別為都督同知、指揮使同知等官職,并且達成互市貿易協議,自五月底到十一月,右翼三大部先后在得勝堡、新平堡、張家口、萬全、水泉營、延綏等13處開設互市,進行貿易往來,大大促進了雙方的經濟發展。
實現蒙漢友好后,阿勒坦汗將駐牧大板升一帶的滿官嗔(又名蒙古勒津)部交把漢那吉、烏蘭妣吉夫婦統領。據內蒙古社科院蒙古史學者曉克考證:“滿官嗔駐地的大致范圍是:大青山以南、呼和浩特市以西、黃河以北,向西則接于多羅土蠻部所駐牧母納山(今烏拉山)一帶。”(《土默特史料》第十七集《明代后期蒙古土默特萬戶的各部落及其駐地》)把漢那吉、烏蘭妣吉統領的滿官嗔部不僅兵力雄強于其他部落,而且在互市貿易中,其他各部落首領市口固定一處,而把漢那吉、烏蘭妣吉卻可隨阿勒坦汗在得勝堡、水泉營兩處互市。
互市的開設,貿易的進行,實現了蒙漢人民多年夢寐以求的互通有無、經濟往來的愿望,促進了蒙漢地區社會經濟的共同飛速發展。據《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記述,在得勝堡、萬全等地,開市之日,市集上“賈店鱗比,各有名稱”,“南京羅緞鋪,蘇杭綢緞鋪,路州綢鋪,臨清布帛鋪,絨線鋪,雜貨鋪,各行交易鋪長四五里許”,一派繁榮昌盛景象。這一局面的出現與把漢納吉、烏蘭妣吉關系密切,他們功不可沒。
把漢那吉、烏蘭妣吉主管板升一帶后,忠實踐行諾言,依時向明廷進貢,努力促進互市貿易的開展,積極維護邊境安定和民族團結。萬歷元年(1573年),把漢那吉、烏蘭妣吉向明廷捕交了李四、劉洪四等“叛首”,并且向明廷所派譯者叢文光用心學習漢語漢字和《孝經》等書籍。明廷對他們也十分優待。萬歷三年(1575年),因貢市有功,明廷加升把漢那吉為昭勇將軍。萬歷十一年(1583年)四月,把漢那吉不慎在行獵中墜馬而死,明廷予以諭祭。
把漢那吉去世后,所轄板升之眾及阿勒坦汗所遺部眾均由烏蘭妣吉統領,實力強盛。此時,三娘子想讓其愛子不他失禮娶烏蘭妣吉為妻,但是遭到阿勒坦汗義子恰臺吉等的極力反對。雙方訴諸武力,大戰于板升一帶。“……三娘子遣人往鈔諸板升富產;而大成臺吉(烏蘭妣言)娘子率眾援板升,不使板升得鹵”(《萬歷武功錄》),從此不難看出,烏蘭妣吉絕非任人擺布的等閑之輩,而是頗有主見、權威和指揮才能的巾幗英雄。萬歷十二年(1584年)一月十一日,在恰臺吉等支持下,烏蘭妣吉與黃臺吉之子扯力克在后山帳中合婚。
萬歷十三年(1585年)都隆森格汗(黃臺吉)病逝,其長子扯力克繼承汗位。在明廷左侍郎鄭洛的調停下,扯力克于次年盡逐諸妾,與三娘子合婚。明廷封扯力克為順義王,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移居歸化城(現呼和浩特)。而烏蘭妣吉則轉嫁于不他失禮,明廷封不他失禮為昭勇將軍,入住大板升(美岱召)。
萬歷十六年至十九年(1588年~1591年),扯力克率部西行青海,與火落赤等會合,不顧明廷邊臣要員鄭洛的勸阻,弄兵洮河,攻掠明邊境城鎮。烏蘭妣吉得知后,與三娘子一道千方百計勸導扯力克息兵停戰,及時制止了西海戰事,并且提前返回土默川,維護了蒙漢友好關系。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不他失禮去世。烏蘭妣吉與其愛子蘇都那木(亦稱素囊,為烏蘭妣吉與不他失禮所生)掌握東哨、西哨兩支兵馬,領有整個土默川地域,內守得勝、水泉兩處邊疆,其實力更加雄厚。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烏蘭妣吉主持修建了美岱召的大雄寶殿前殿和泰和門,用諸色珍寶塑成了彌勒佛像,并且以她個人的名義邀請邁達哩·胡土克圖圣喇嘛來美岱召坐床傳教,為所塑彌勒佛像開光。這是美岱召歷史上又一光輝里程碑。從此美岱召由原金國都城大板升城,變為寺城結合、人佛同居、兼有蒙古、藏、漢特色的塞上蒙古草原藏傳佛教的寺廟之源和弘法中心,明廷為之賜名靈覺寺。更為可貴的是,在泰和門鑲嵌的石匾額銘文中,不僅記述了烏蘭妣吉修建泰和門的緣由、地點、時間,而且還留下了“木作溫伸、石作郭江”兩位漢族工匠的姓名。從此不難看出,烏蘭妣吉對兄弟民族——漢族及其人才的尊重,也說明泰和門乃至整個美岱召的建筑,是蒙漢人民共同的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扯力克病逝,按照阿勒坦汗“立嗣以長”的遺命,本該讓其長孫博碩克圖繼承王位,但是蘇都那木憑借雄厚的實力及祖母三娘子、母親烏蘭妣吉的支持,圖謀篡奪王位,桀驁爽約,集結兵力
萬歷三十九年(1610年),那木爾臺吉率73個臺吉為博碩克圖伸張正義,也集結兵力,雙方成對峙狀態,戰事一觸即發。這時宣大總督涂宗浚等出面調停,說服三娘子與博碩克圖合婚,烏蘭妣吉也顧全大局,極力戒飭蘇都那木,不讓他胡作非為,不讓他侵擾明邊,讓他堅守貢市。消彌了一場內訌,維護了蒙漢友好關系。
萬歷四十年(1612年)六月,三娘子去世,蘇都那木將三娘子所遺博碩克圖的金銀什物搶掠殆盡,并且派人與明邊臣交涉,企圖再次襲封(繼承王位)。烏蘭妣吉與明邊臣及時以理將其勸阻。這年九月,烏蘭妣吉親自說服并且帶領蘇都那木與土默特3支12部首領,向明邊臣投遞保結,為博碩克圖請封;并且具名為自己及蘇都那木討封,升轉職銜。她說:“我系先年同夫把漢那吉投降中國首款之人,素囊(即蘇都那木)臺吉是我與后夫不他失禮所生之子,即先王俺答(即阿勒坦汗)嫡孫。今忠順夫人雖故,我同素囊母子倆,外領東西兩哨部落,內守得勝、水泉兩處邊疆,一遵先王盟約,一報天朝厚恩,不敢變心,懇乞軍門轉奏萬歲爺,憐我母子效勞年久,授我忠義夫人,升素囊都督同知,加嘗表里。”(涂宗浚《請嗣封爵以順夷情疏》)十月,禮部覆宣大總督涂宗浚題:“東西各部酋長吉能、白洪大哈、素囊黃臺吉等三枝十二路援俺答、黃臺吉、扯力克襲封事例,為卜石兔款關乞封……有旨:是卜石兔準襲封順義王。嘗大紅五彩蟒衣一襲:彩緞八表里;把漢妣妓(即烏蘭妣吉)既素效恭順,特準封忠義夫人……”(《明神宗實錄》),并且升蘇都那木為都督同知。十二月,烏蘭妣吉親自率部赴殺虎口外駐牧,以安眾心,保障互市順利進行,維護蒙漢友好。
烏蘭妣吉晚年居住美岱召主政東西兩哨期間,頗有權勢,凡出入境者均須持她簽發的文書。俄國使臣佩特林于萬歷四十三年(1618年)奉命出使中國,途經土默特萬戶,稱烏蘭妣吉王妃權勢煊赫,受人崇敬。
天啟六年(1626年)夏天,烏蘭妣吉去世,明廷予以諭祭和優厚撫恤。
烏蘭妣吉與把漢那吉生有二子:朝木臺吉、冷克木臺吉;烏蘭妣吉與不他失禮生子蘇都那木都督同知。
(史銀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