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專題 > 2015平安回家·溫暖過年 > 新春走基層 > 獨家報道
【新春走基層】現代化農業造福尋常百姓家
2015-02-27 16:47:00 來源:央廣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財經2月27日消息(記者盧靖)“這兩天去家樂購了嗎?門口已經開不進去車了,我想給孩子買兩件飲料都擠不進去。”的士大哥笑侃到。
“說到底還是糧食豐收,大伙手里有錢了。”副駕座位上的中年阿姨一邊應著一邊看向路邊的田地。
寒冬里的田地白茫茫一片,黑土被大雪遮的嚴嚴實實,細看可以數出一道道埂子。
2014年對于饒河農場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投資4000萬大型水利工程順利竣工,這一年風調雨順,大豆畝產從平均350斤攀升到了500斤,水稻更是刷新了最高畝產紀錄——1500斤。
央廣網財經記者在羊年春節來到了黑龍江農墾紅興隆管理局饒河農場,就農業現代化問題采訪到了饒河農場農機科科長周國慶。
“饒河農場正扣了建設現代化農業這個思路!”周國慶說到農業現代化不禁感慨到,“農場土地集中、連片,適合規模性經營,正向著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目標發展。”
四千萬水利建設工程增地五萬畝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在連續12年聚焦“三農”的同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將“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放在首位,其中在“糧食產能”中重點強調要統籌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
饒河農場地處三江平原中南部,是烏蘇里江、撓力河、南通河匯聚之地,濕地面積大。
“前幾年,旱年頭有50多萬畝土地,一遇到澇年頭,就只能種40來萬畝地,主要原因就是水利設施不配套,地種不下去。”周國慶用八個字總結農場耕地情況——“旱年地多、澇年地少”,百姓中間更是盛傳濕地“十年九不種”。
從2011年開始,農場實施了4000萬大型水利建設項目,進行耕地復墾、復修,平整土地、土地連片,截止到2014年工程竣工,增加了標準農田五萬余畝,周國慶介紹說。
所謂標準農田,就是不受自然條件影響,基本實現“澇能排、旱能灌”。
農業機械更新實現國家、企業雙補助
據農業部統計,去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將達到61%以上,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237.5億元,同比增加20億元。
“這幾年農業機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像美國機械,約翰迪爾VS凱斯咱們有20多臺,每臺車輻射面積在1萬畝地左右。”周國慶說。
2011年,農場建立機車農業裝備中心,發射信號完全覆蓋作業機車,實現了大馬力機車衛星導航播種。
“播種不用人了,機車也不用人開,就是人坐在里頭,全都是電腦自己去播。”周國慶說,大馬力機車要求每天工作量在400畝以上,周國慶認為饒河農場25萬畝旱田的土地地塊基本都能達標。
而對于占據農場耕地半壁江山的30萬畝水田也少不了大型機械設備的保障。
“一臺迪爾670收割機,原價是210萬,農場和國家總共給補了40萬;羊馬、久保田等品牌全進口插秧機每臺原價11萬,農場補貼兩萬,一共有700多臺。”周國慶感嘆對農場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但確確實實節省了人力、增高了產量。
除了播種機、收割機、插秧機,農用飛機在飛機航化施肥對防治病蟲害、防雹增雨、增磷增鉀方面也成績斐然,農場負責機場人工費,農戶每畝地花費7元作業費就可以享受航化施肥,而考慮到沿江氣候防雹需要,農場也專門配備了裝置炮和火箭炮。
羊年春節比往年來的晚了一些,轉眼又到一年春耕時。種水田的農戶節后就要開始買種子張羅起水稻種催芽,農場輻射30萬畝地的芽種生產線早已整裝待發。采訪即將結束,窗外又飄起陣陣小雪,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期待饒河農場在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道路上走的越來越遠、越來越好。
編輯:劉明霄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參與討論
我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