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在石家莊這場全員大篩查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跑道”,作為土生土長的“莊里人”,我也在默默地“奔跑”。在這個罕見的寒冬,在這座“暫停”了的城市,流淌著的,是生生不息的腳步。
記者 牟宇
2021年元旦假期剛過,河北的疫情便來勢洶洶。1月5日,各種疫情擴散的消息紛至沓來,我預感事態緊急,便將妻子和一歲半的女兒送回父母家中,獨自在家準備應對嚴峻的報道任務。1月5日晚,石家莊市舉行了首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在1月6日啟動全員核酸檢測。
↑1月6日,一名小朋友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恒大城內接受核酸采樣。
此時,正值寒潮來襲,手機里的天氣預報顯示,6日最低氣溫將低至零下15度。面對未知的種種,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明天零下15度,國際莊將要在最忐忑和最寒冷中度過。”
6日醒來,通過窗戶向外望去,原本繁忙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鮮有車輛和行人,店鋪大門緊鎖,一切仿佛按下了暫停。此時,已有不少人在小區廣場上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由于全市社區進行嚴管嚴控,我只能就地進行采訪拍攝。寒冬中,風刮在臉上生疼,一個小時多的拍攝下來,我全身早已冷透,用于按快門的右手食指的關節處被凍到開裂。
↑1月6日,醫護人員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恒大城內為居民進行核酸采樣。
根據安排,石家莊將在3天內完成約1100萬人的核酸檢測任務,如此艱巨的工作在國內疫情防控中尚屬首次。全市各大醫院、檢測機構以及物資保障部門都被調動起來,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遏制病毒擴散蔓延。
↑1月6日,在石家莊首次全員核酸檢測時,一名醫護人員的防護服上寫著“石家莊,加油”
我深感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也必須投入到這場“賽跑”之中。在完成首日核酸檢測的拍攝后,我便開始著手下一步的采訪計劃。1月7日,湖北分社同事肖藝九打來電話,將他在去年武漢抗疫中結識的一些采訪對象介紹給我。在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病毒樣本快遞員”梅乙奇走進我的視野。這位參與過武漢雷神山抗疫的90后,1月6日從武漢“逆行”來到石家莊支援,繼續從事核酸樣本運送工作。1月8日正值石家莊首輪全員核酸檢測的最后一天,我穿戴防護設備,跟隨梅乙奇拍攝他運送樣本的全流程。寒冬中,為了更好更安全地運送樣本,梅乙奇加快了行動的節奏,我和他都成了與病毒“賽跑”的人。
↑1月8日,梅乙奇(前)和同事左林運送核酸樣本。
↑1月8日,梅乙奇在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內整理防護服。
↑1月8日,在石家莊市一居民小區門外,梅乙奇(右)在給裝有核酸樣本的運輸箱消毒。
↑1月8日,記者牟宇(左一)和同事楊知潤(左二)、杜一方在石家莊金域醫學實驗室內
此時,前方指揮部策劃“去年戰武漢,今年護家園”稿件,同樣是在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我了解到在這里有一批曾參加過武漢戰“疫”的一線核酸樣本檢測人員。楊鴻珂,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曾于2020年支援武漢當地的核酸檢測機構從事病毒檢測工作,現為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基因組技術主管。采訪這位“巾幗”,必定要再次進入實驗室核心區,又一次防護設備的“全副武裝”。在全員核酸檢測的關鍵階段,實驗室三、四班輪轉,每日的檢測能力可達5萬例,楊鴻珂每日都要在實驗室里呆12個小時以上,對體力、腦力和心理都是不小的考驗。實驗室里隨處可見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每一個動作都嫻熟干練,每一份樣本都細致對待,每一名工作者,都是這場“賽跑”的參與者。
↑1月9日,楊鴻珂在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內工作。
↑1月9日,楊鴻珂在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內進行消毒。
為進一步排查風險、防止疫情擴散,12日,石家莊市開啟全員第二次核酸檢測,并提出爭取兩天內全部完成,任務更重,用時更短。我在采訪現場看到,出示身份證,醫務人員打開App進行掃描、拍照……只用不到20秒的時間,居民的個人信息就已完成采集并錄入系統。社區內不少居民都加入了志愿者的隊伍,按部就班安排居民下樓檢測,電梯不擁擠,到了檢測點也基本不用排隊。在采訪中,我還拍攝了警察夫妻、快遞小哥等人物。石家莊,加油!
↑1月12日,工作人員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恒大城社區內為居民錄入身份信息。
↑1月12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恒大城社區居民在進行核酸采樣前錄入身份信息。
↑1月12日,一名小朋友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恒大城社區內接受核酸采樣。
↑1月13日,石家莊市新華區中通快遞文苑街營業部快遞員李雅昆在石家莊市新華區一居民小區門前搬運包裹。
↑1月10日,北京鐵路公安局石家莊公安處石家莊東站派出所民警郭江嫚在執勤中。
2020年,我們曾為武漢祈福;2021年初,我們奮戰在自己的家鄉。市中心,“火眼”實驗室滿負荷運轉;城東北,集中隔離點施工緊鑼密鼓。在按下“暫停鍵”的石家莊,其實也同時按下了“快進鍵”。作為見證石家莊戰“疫”的新華社記者,我堅信家鄉必勝。
↑1月8日,記者牟宇在石家莊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內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