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奮進,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風雨兼程,勇毅前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整個世界經濟蒙上了灰霾。行至年終,多家國際機構卻同時給中國經濟打出了高評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經濟將增長1.9%,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世界銀行:中國經濟將增長1.6%,全球經濟將收縮5.2%。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回望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多地社會運行按下“暫停鍵”,中國經濟遭受嚴重沖擊。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下降6.8%,為1992年中國公布季度GDP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驚濤駭浪中,中國這艘巨輪如何破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全面統籌、把舵定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2月23日,黨中央召開了規模空前的電視電話會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在這場大考中,習近平總書記先后13次赴各地考察,深入基層了解民情,謀劃高質量發展長遠之策。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各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新增1萬億財政赤字、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直達縣市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千方百計穩就業,保障重點企業用工調度,點對點服務農民工返崗,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畢業大學生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得到保證。

  壓力前所未有,危機挑戰重重。如何化解應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危與機的辯證關系,從在湖北考察提出“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到浙江考察指出“危與機并存,克服危就是機”,從“危中有機、危可轉機”到“于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總書記全面、辯證、長遠把握大勢,深刻揭示規律,指引中國經濟在正確的航線上堅定前行。

  化危為機,以創新發展為動力。

  今年,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建設提速,5G基站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通信產業規模比去年翻了一番;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等新業態加速發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智慧旅游、智能體育等新消費模式層出不窮,激活龐大內需市場,穩定擴大就業。

  化危為機,以改革開放開新局。

  今年以來,多項事關深遠的改革縱深推進,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出臺、推動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等陸續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推開,深圳先行示范區改革試點提速,浦東新區打造更高水平開放平臺,一系列擴大開放的舉措,沉穩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張今年中國經濟主要指標轉正時間表,從4月份開始,工業、服務業、進出口、消費、投資陸續由負轉正。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0.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站穩了腳跟、恢復了元氣。

  如今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色越來越足。

  創新動能持續提升。數字經濟占我國GDP比重已近4成,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近7成。

  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層次。成渝經濟圈建設啟動,長三角區域間推出一體化制度創新30多項,構建合作平臺60多個。

  綠色發展和諧共生。前10個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7%,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

  外貿外資穩中提質。前11個月,進出口總額達29.04萬億元,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機電類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旺盛。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今年,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近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糧食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

  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黨中央擘畫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巨輪必將乘勢而上,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