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東博時刻”。
11月下旬,節氣上雖已入冬,但邕城大地依然百花嫣然。
27日,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
為推進中國與東盟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習主席在致辭中提出“4點倡議”。其中有一點與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主題“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相互輝映,即: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
本月,中國元首迎來繁忙的“外交月”,數字經濟則是習近平主席在外交場合一再強調的關鍵詞。
從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再到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習主席代表中國與世界進行的六場對話中,場場都論及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短期內“曝光”頻率如此之高,中國對數字經濟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這和數字經濟在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息息相關。
數字經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而具有開放、平等、共享等屬性的數字經濟業態改變了生產和消費的面貌,正在塑造新的經濟格局。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數字經濟在復工復產、經濟復蘇、社會運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對沖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世界經濟經歷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大背景下,習近平主席頻提數字經濟,背后蘊涵的是高遠的歷史站位和深邃的戰略眼光。
以數字經濟謀發展。“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習近平主席基于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提出這一重要論斷,為世界經濟克服衰退壓力、繼續行穩致遠指明航向。
以數字經濟消鴻溝。面對數字化浪潮帶來的鴻溝,習近平主席提出要促進新技術傳播和運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數字經濟給就業、稅收以及社會弱勢群體帶來的挑戰,充分彰顯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自覺和擔當。
以數字經濟促治理。面對疫情下的全球治理困境,習近平主席提出支持聯合國發揮領導作用,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為此,中國于今年9月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愿同各方探討并制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
利用數字經濟賦能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國作出了生動、有力的實踐。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數字經濟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保障經濟社會運行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2%,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中國一直致力于同各國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從推動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到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再到著力加強數據安全合作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各國科技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中國以自身的數字經濟發展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機遇。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中國愿意在技術交流、數據共享、應用市場等方面同各國開展交流合作,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今年恰逢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中國將以此為契機,與東盟乃至世界各國深化數字經濟合作,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