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至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已走遍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這五個經濟特區。在汕頭,總書記考察了見證“百載商埠”歷史的小公園開埠區,留下了深刻啟示。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汕頭考察

   穿行開埠舊街區 感悟汕頭百年史

  小公園并不小,它的中心是一座名為“中山紀念亭”的小亭子,以亭子為發端,名為“四永一升平”的一條條騎樓老街呈環型放射狀,形成蔚為壯觀的城市街區。這里就是汕頭開埠的發祥地,曾經云集數千家店鋪商行,見證了當年汕頭經濟的繁榮。

  △中山紀念亭是小公園街區核心地標。(總臺央視記者鄧裕達拍攝)

  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走進這里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等地,看歷史、問細節、談開放、聽民聲。

  △開埠文化陳列館(總臺央視記者李錚拍攝)

  開埠文化陳列館坐落在汕頭市永平路1號,原為臺灣銀行汕頭支行舊址,是一座三層半的歐陸式建筑。2010年,為紀念汕頭開埠150周年,選址于此設立開埠文化陳列館。

  △陳列館內的開埠文化壁畫,高度達4.8米,寬度達4.2米,以素描形式展示了開埠150年間汕頭政治、經濟、文化的演變。(資料圖)

  在這里,總書記參觀了《汕頭城市開放史展覽》等,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

  △這部《潮音圣經》是韓山師院院長林倫倫在哈佛大學圖書館內復制的。它的奇特之處在于,圣經中沒有一個漢字,全部用羅馬文注釋潮州音。(來源于開埠文化陳列館官網)

  △這是汕頭市民捐獻的手工碾藥碗,體現了上世紀30年代汕頭制藥工業的興盛。(來源于開埠文化陳列館官網)